摘要:
一
“阿斯巴甜致癌”上熱搜
零售端、代理商和涉及的品牌反響不一
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對阿斯巴甜的檢測結論和風險評估,阿斯巴甜被確認為2類致癌物。IARC引用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IARC2B組),JECFA則重申了40mg/kg體重的可接受每日攝入量。委員會重申,一個人每…
|
一
“阿斯巴甜 致癌”上熱搜
零售端、代理商和涉及的品牌反響不一
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對阿斯巴甜的檢測結論和風險評估,阿斯巴甜被確認為2類致癌物。IARC引用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IARC 2B組),JECFA則重申了40mg/kg體重的可接受每日攝入量。委員會重申,一個人每天的攝入量在這個限度內是安全的。例如,假設沒有從其他食物來源攝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無糖軟飲料,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9-14罐以上才能超過可接受的每日攝入量。大窯每瓶約500-520毫升,成年人每天喝4瓶大窯,阿斯巴甜就超標致癌。小朋友約每天喝2瓶大窯,致癌物就會超標。
“阿斯巴甜 致癌”快速登上微博熱搜。涉事的內蒙古大窯、零度可口可樂、百事無糖可樂等添加了阿斯巴甜的產品或品牌目前保持一片沉默,也無任何的市場行為,表現出對消費者關注的冷淡和漠視。
與此同時,相關影響也在銷售終端發酵。有傳聞稱京東通知所有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暫停進貨。以大窯京東自營旗艦店為例,含阿斯巴甜產品處于“無貨”或“不能發貨”狀態。
6月30日,武漢今天夢想商貿有限公司宣布,Today便利店第一時間對門店售賣的產品進行自查。將含有阿斯巴甜的部分商品于全國6省52城670家門店全線暫時性下架。等世衛組織官方消息發布后,再進行上架或永久下架處理。
有餐飲觀察者注意到——雖然大家在社交網絡上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相比健康我更看重快樂”,但身體卻很誠實,飲品可選項很多,目前在一些小餐館和便利店,購大窯、無糖可樂等產品的意愿,相比以往已有顯著降低。
隨著后續“大窯等或被國內零售商下架”等報道發酵。有業內人士走訪陜西、河南、山東和北京市場后表示。鑒于大窯或牽涉“阿斯巴甜致癌”風險,高溫銷售旺季之下,已有經銷商減少了對大窯等涉及產品的進貨量,有終端表示清完庫存后要進一步觀望。
二
“國潮復興+懷舊消費”加持下
中國國產汽水“暗戰”加劇
Euromonitor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碳酸飲料零售市場規模為989.53億元,未來碳酸飲料市場規模將以8.58%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我國碳酸飲料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622億元。
這兩年,以貼上“年銷30億”、“吳京代言”、“大汽水”、12億建廠標簽的大窯汽水,攻勢兇猛。
網紅爆款產品的特征一:暴利的誘惑。據報道:“大窯嘉賓”(550ml*12瓶)一級經銷商的拿貨價約為17.5元/箱,二級經銷商約22元/箱,再到終端價格大約在25元/箱,終端售賣價在5-8元/瓶。換算后每瓶汽水的毛利大約能達到3~4元,終端賣一瓶可口可樂能賺約0.6元。典型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讓兔子買單。
網紅爆款產品的特征二:裝“瘋”賣“粗”,碰瓷當地知名品牌,博取流量。明眼人還發現一個有趣現象:每當大窯進北京、陜西等區域市場時,輿論場就會集中爆發“大窯PK老字號”輿論戰,伴隨“兵臨城下”、“踢館叫板”、“情懷敗了”等攻擊色彩濃郁的關鍵詞。大窯不愧是賣飲料的,除了瓶子里的水;輿論市場真真的一場“水軍”大戰。
在輿論上瘋狂打壓競品,競品真的倒了嗎?據內部人士信息,西安某知名飲料品牌:輿論戰自去年7月打響至今,銷售收入不降反升,比較去年同期:瓶裝汽水保持10%的同比增長,易拉罐裝則實現了30%的增長。全國化的進程更進一步的提速。
疫情三年共計向國家納稅過億元,承擔了品牌的社會責任;為保供保就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用實際行動務實的回饋社會,這就是一個老字號的擔當。
網紅爆款產品的特征三:瘋狂的資本,瘋狂的燒錢。有觀察人士算了筆賬:“大窯近年光廣告費據說就燒光5 ~10個億(央視+北京、上海、山東、陜西等地的地鐵廣告+樓宇的電梯廣告、輿情水軍、抖音小紅書種草吸粉等),吳京代言費和華與華咨詢費也不低。
網紅爆款產品的特征四:過度壓低產品成本,掘取低端消費者利益。一瓶百年品牌北冰洋248毫升,賣4~5元。一瓶500毫升的大窯賣5元。是京津冀過億的消費者花了冤枉錢,還是大窯橙諾:含有阿斯巴甜的“瘋狂”。
豪擲12億的生產基地投資。賣瘋了的大窯一年也僅有30個億,與200億規模的元氣森林投入55億建工廠相比,投資占比40%VS28%。大眾不禁要問:背負如此巨大費用的投入?錢從哪里來? 過度營銷下的大窯用阿斯巴甜這種低成本甜味劑就在情理之中。
來自同行的公開采訪也能作為佐證。武漢二廠汽水創始人蘭世立告訴媒體:“(大窯)一噸成本才100多元,而含果汁的武漢二廠汽水在每噸800多……原料中我們有白砂糖,他們有一部分是糖精”。
北冰洋說:你喝的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
大窯說: 你喝的是汽水,我喝的是廣告和阿斯巴甜。
三
用匠心品質笑到最后?
75年的冰峰為追求自然酸度,含有從新鮮橙子里提取的橙油(工藝復雜成本高)。原材料白糖冰峰用的是廣西糖廠生產的定制大顆粒甘蔗白糖,再用碳化工藝制成碳化糖,每噸比一般糖貴數百元,口味更甘甜厚醇。
75年的冰峰使用行業內標準最高的玻璃瓶,其耐壓達到了18公斤,從桌面上掉下去也不會摔碎,為的就是更加安全。冰峰歷史上從沒有發生過爆瓶傷人事件。
75年的冰峰,客戶銷售時間最長的39年。90--00年代開始銷售冰峰的客戶有10多戶。一路走來,充盈了自己的錢袋,成就了幾代人的幸福,見證了冰峰一路走來的波濤海浪、風云際會。
過去幾年,娛樂圈不乏流量派買“艷壓”實力派通稿的案例。再往前看,武俠小說中江湖新手為了快速成名最喜歡去挑戰高手名宿,但最終結果如何呢?
可以說,大投入、蹭熱點、低品質、走低端路線是大窯增長的“大殺器”。可一旦核心產品和“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強關聯,失去了資本的青睞,大窯是那個迎風飛舞的豬,還是一地雞毛的稀碎?是底層消費眷顧還是品質生活的拋棄。面對Z世代的大膽轉頭去選擇更健康的品牌,大窯還會像現在那樣離奇的高速狂奔么?
未來,國產汽水是流量派吹泡沫,還是實力派品質當家?是網紅暴雷還是口碑長紅?相信時間和市場最終會給出答案。
誰能從區域市場“又好又快”地殺向全國?哪個國產汽水能夠成功代言中式飲品,甚至有機會取代兩樂成為中國汽水品類的領導者?
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