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酒器酒韻,匠心傳承。近日,古代酒器藝術品捐贈儀式,在北京仙秦薈—秦含章酒文化體驗中心隆重舉辦,捐贈人為北京成陽日用品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鐵山先生,以及京味文學非遺傳承人劉一達先生。
現場,原國家副主席汪東興之子汪小平及夫人劉娜女士、央視著名主持人秦洪峰先生;中廣華視總經理魏延和先生;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副會長張寶良先生等諸位收藏名家和社會…
|
酒器酒韻,匠心傳承。近日,古代酒器藝術品捐贈儀式,在北京仙秦薈—秦含章酒文化體驗中心隆重舉辦,捐贈人為北京成陽日用品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鐵山先生,以及京味文學非遺傳承人劉一達先生。
現場,原國家副主席汪東興之子汪小平及夫人劉娜女士、央視著名主持人秦洪峰先生;中廣華視總經理魏延和先生;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副會長張寶良先生等諸位收藏名家和社會名流到場,共同見證漢代藝術品的流光溢彩。
酒器酒韻·匠心傳承·仙秦薈酒器文物捐贈儀式
01.器觀酒韻,千年傳承的流光溢彩
本次儀式共捐贈三件古代藝術品,一件為漢代陶灶,一件為漢代溫酒樽,一件為老北京的古銅酒壺。
前兩件漢代藝術藏品,均為陶質材料,保存完好、器形精良,尤其是溫酒器經過長期留存,釉面光澤已變得溫潤,底色不褪反而更加生動。其器身浮雕一圈走獸紋,各種走獸刻畫細致,生動精美。蓋子呈現的是博山仙境堆塑,山形重疊,水波交匯。
漢代溫酒樽、漢灶 及 老北京銅制酒器
漢代陶灶,為整套器物,灶臺上分別放置陶勺、陶罐,還辟有火眼,在煮食物的同時還可以加溫熱水。漢代,人們對灶極為重視?!稘h書.五行志》稱:“灶者 ,生養之本”。在漢代人的觀念中,以為人死了等于去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生者要“視死如生”,因此要為死者配置一套日常生活所需的器具。由此在墓中陪葬陶灶的習俗開始盛行起來,與陶灶相配的案、盤、杯、之類物品也一應俱全。
仙秦薈創始人毛永昇授予楊鐵山先生捐贈證書
楊鐵山先生現場介紹:“這兩件藏品是漢代的遺存,出自陜西臨潼。為什么要捐贈給仙秦薈,有兩個原因:一者,仙秦薈是為紀念酒業泰斗秦含章先生而設立,代表了中國酒文化的一個制高點,這與古代藝術品本身的價值相匹配;二是,這兩件藏品,都多少與酒文化、食文化相關,仙秦薈匯聚了愛酒之人,放在這里展出意義也更大,讓大家能夠透過一具酒器,了解一個朝代的酒文化?!?
京味文學非遺傳承人劉一達先生向仙秦薈捐贈
古銅酒壺為劉一達先生所捐贈,源自老北京特色酒器,當代銅雕藝術家安建達手工仿制,銅質油亮、紋路細膩。劉一達現場表示“我與楊先生的觀點一致,作為古代藝術品的收藏者都有一個想法,就是讓藏品更好的發揮應有的教育和傳播價值,仙秦薈作為秦含章先生的紀念館、博物館,有地位、也有能力更好的向外界展出這些古代藝術品,我也呼吁廣大古代藝術品收藏家,可以將酒類相關的藏品拿到仙秦薈·秦含章酒文化中心來展出?!?
02.酒器酒具,美酒文化的“時光隧道”
正如楊鐵山先生所言,酒器是中國酒文化重要載體和范疇,是現代人深入了解酒文化的“時光隧道”。有了酒,便有了酒器,隨著酒的發明和發展,以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酒器不斷變化,讓中國的酒文化更加形象和生動。
從酒器材料來區分,一般有天然材料的酒器,如竹、木、獸角、葫蘆等,陶制酒器,青銅酒器,漆制酒器,瓷制酒器,玉制酒器,金銀酒器,玻璃酒器,錫制品酒器等諸多分別。本次捐贈的前兩件古代藝術品均屬于陶制酒器。陶制酒器是秦漢時期以前最為主流的酒器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時期。其代表的還有山東泰安附近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了精美的帶圓耳的小茶碗形酒杯和帶孔的高腳酒杯,以及新石器晚期龍山文化時期的罐、甕、盂、碗、杯等。
從酒器用途來區分,可分為三類,其一,盛酒器,古有尊、觚、彝、罍、瓿、卣、壺等;其二,溫酒器,古代的斝、盉、奩,既是盛酒器又是溫酒器,其三飲酒器:古代有爵、角、觥、觶、觚等。本次捐贈的漢代溫酒樽,屬于溫酒器,而古銅酒壺,則屬于盛酒器。
眾多專家學者觀賞捐贈的古代藝術品
奩,既是溫酒器,也是講究的盛酒器,也可用于放置女性梳妝用品。最早出現于西周,經歷代發展,奩的款式變得多種多樣,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觀賞性。古代的陶奩多呈圓筒形,直壁,并帶有博山式蓋子,一般器腹較深,底有三足,旁有獸銜耳環,盛行于秦漢?!皽亍奔础搬d”字之通假,“溫酒”即為“醖酒”,醖酒就是古代一種“反復重釀多次的酒”,即將第一次釀出的酒液作清水用,與新的發酵糟一起再釀,不斷重復釀造,以使酒味越釀越香、越釀越醇,盛裝這樣高品質的美酒,所使用的是溫酒器。捐贈的溫酒樽釉色保存完好,極其珍貴。
漢代溫酒樽·博山陶奩
由于古時對火和火神的崇拜,漢代社會祭灶思想盛行?!痘茨献印れ胝撚枴罚骸把椎圩骰?,而死為灶?!睗h武帝時期,天子開始祭灶,祭灶也成為求仙的手段。《史記·武帝本紀》記載:“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皆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谑翘熳邮加H祠灶?!奔涝羁梢詽M足人們求仙的欲望,還能夠使人“暴富”。所以灶在人們心目中有了新含義,從而促進了陶灶的流行。捐贈的陶灶上有清晰紋路的龍頭,實為罕見。
漢代陶灶
一件古老的器物,從遠古走來,不僅帶來了至美的造型藝術,更為現代人打開了回顧歷史的通道,正如仙秦薈品牌創始人毛永昇表示:“每一份的酒器捐贈都對我們來說都是最寶貴的財富,它充實了我們仙秦薈的文化底蘊,這里不僅有傳承、有文化,還有承載古代酒文化的藝術品,讓更多人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歷史、感受酒文化,感謝廣大朋友的支持,仙秦薈將為傳播酒文化不遺余力。”
目前,仙秦薈在全國已經開設多家,在成都、金華、無錫均有分館,是以秦含章先生為紀念的酒文化綜合博物展館,其中不僅通過多元化的展出形式和體驗形式,講述中國乃至世界酒文化,更展出了行業稀世的古代藝術品,以及秦含章先生的研究資料和手記。與此同時,仙秦薈也是為愛酒人、懂酒人搭建的交流平臺,這里匯集了中國十二大白酒香型,薈萃了歷屆國家名酒,集合了白酒、黃酒、葡萄酒等諸多酒種,成為國內了解酒文化、酒知識,體驗美酒魅力的重要平臺。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仙秦酒口感芬芳,回味無窮,在仙秦薈可以感受到中國酒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