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成都西部平原上,有一座名為邛崍的小城。這座小城始建于公元前300年,是四川四大古城之一,曾有著“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美稱。它是卓文君的故鄉,也是茶馬古道的第一站,而在1985年的秋天,四塊漢代畫磚的出土,則向世人昭示了它的另一重身份——中國濃香白酒發源地與黃金產區。
得天獨厚的環境千年傳承的佳…
|
在成都西部平原上,有一座名為邛崍的小城。這座小城始建于公元前300年,是四川四大古城之一,曾有著“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美稱。它是卓文君的故鄉,也是茶馬古道的第一站,而在1985年的秋天,四塊漢代畫磚的出土,則向世人昭示了它的另一重身份——中國濃香白酒發源地與黃金產區。
得天獨厚的環境 千年傳承的佳釀
邛崍地處北緯30°地帶,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此處四季常溫,年降雨量超過1100毫米,對于酒曲所需的微生物菌群的生長和繁殖來說,是絕佳的環境。
而除了氣候和濕度之外,邛崍釀酒還有兩大獨特優勢:
一是當地的冰川融水富含鉀、鍶等微量元素,是極佳的釀酒原料。自古以來,邛崍的濃香好酒便以甘冽爽口、綿柔醇厚而著稱。唐代詩人李商隱曾有詩云:“君到臨邛問酒壚,近來還有長卿無”,民國學者朱自清也曾寫過“邛崍出阝江酒甚美”。可見邛崍的美酒在有口皆碑之余,還極具影響力。
二是邛崍當地盛產優質糯玉米,這也是釀造邛崍濃香好酒的主要原料。“糧是酒之骨”,只有優質的糧食原料,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出酒的酒質。
兩千年來,邛崍的好酒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走出天府,成為了中華酒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星星。而進入新中國之后,邛崍酒人更是奮發創新,為邛崍賦予了另一個新的身份——中國濃香型白酒發源地。
老窖新釀濃香酒 中華再現蜀地紅
濃香型白酒,是白酒諸多的香型中,最廣受歡迎的一種。而作為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邛崍在頂峰時期曾擁有1600多家白酒生產企業,原酒產量一度占到全國的70%。在80、90年代里,每10瓶出川的白酒中,就有8瓶來自邛崍。可謂是盛極一時。在產業加速出清的浪潮中,真正有實力的玩家反而破繭成蝶,脫穎而出。
蜀地紅,便是這樣一只破繭而出的飛蝶。
蜀地紅高品質濃香型白酒,是經過核心團隊與數位國家級品酒師和釀酒大師花費長達十年的時間精心釀制而成,一經問世便廣受白酒愛好者們的好評,并在近幾年內迅速在高端濃香型白酒市場上取得了成功。
究其成功的秘訣,可以歸功于核心團隊多年來堅守的“五心”:
一曰“匠心”——蜀地紅的研發釀造可謂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核心團隊走遍邛崍,精選百年窖池和陳年糟泥,只為最佳的酒曲和釀造環境。多年來,蜀地紅堅定不移地恪守著“十斤原酒出一瓶好濃香”的出品原則,一切的一切,只為精品好酒。
二曰“專心”——蜀地紅擁有一只資深且專注的釀酒師團隊。團隊成員中,不乏世代傳承的古法釀酒大師。千百年來,大師們對待每一瓶原漿的態度始終如一,絕不放松每一個細節,也絕不錯失每一個提升的機會。
三曰“細心”——蜀地紅將傳統工藝與科學管理進行了有效融合,獨創出“緩火多塔餾酒、低溫緩慢發酵、看花掐酒、量質摘酒、老窖陳藏、老糟陳釀、按質貯存”等技術,在保留了傳統固態蒸餾工藝的基礎上,用更科學化的方式嚴格精控酒的出品,做到優中擇優,精益求精。
四曰“舒心”——蜀地紅酒體擁有一口五香的特點,觀之清明透亮,聞之窖香馥郁,入口棉甜、口齒噙香,落口凈爽,尾勁層次豐富,整體綿甜甘冽,讓人回味悠長。
五曰“放心”——蜀地紅的釀酒大師們在取酒的時候,通常會“掐頭去尾”。僅保留中段最優質的部分。盡可能地減少酒頭所含的醛、酮、低級酯類及部份醇類物質,使酒味甘冽爽口,不辛辣,不干燥,飲酒之后不口渴、不上頭。
在這樣的“五心品質”保證下,蜀地紅迅速獲得了市場認同,樹立了良好口碑,并走出四川,邁向全國,成為了高端濃香型白酒戰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新銳力量。
一千多年前,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美麗愛情故事,讓世人們認識了邛崍這個濃香名酒的發源地,一千年后,以蜀地紅為代表的濃香名酒新銳,則要以繼往開來的勇氣和魄力,讓天府的紅,重新遍布中國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