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地制宜防控并舉|煙臺消防:做好防火工作,讓文物建筑更安全 |
【政公網】
欄目:山東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4-06-06 21:58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4年6月6日(農歷2024年5月1日),星期四訊:因地制宜防控并舉|做好防火工作,讓文物建筑更安全。
文物建筑
雖承受千年的滄桑歲月
卻也是脆弱的
一旦發生火災
便會造成無法預估的損失
為提升文物建筑抵御火災風險的能力
加強其消防安全管理
煙臺市消防救援支隊
統籌規劃、多點發力、因地制宜
…
|
北京時間2024年6月6日(農歷2024年5月1日),星期四訊:因地制宜防控并舉|做好防火工作,讓文物建筑更安全。
文物建筑
雖承受千年的滄桑歲月
卻也是脆弱的
一旦發生火災
便會造成無法預估的損失
為提升文物建筑抵御火災風險的能力
加強其消防安全管理
煙臺市消防救援支隊
統籌規劃、多點發力、因地制宜
有效預防和減少文物建筑火災事故的發生
行業部門齊聚力
煙臺消防多次組織開展全市文旅系統消防安全大培訓,市文旅局機關、各區市文旅部門和直屬單位1000余人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參加。消防監督員結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詳細解讀文旅部門應當履行的消防安全職責,深入剖析近年來發生的火災事故教訓,對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各類消防設施操作使用、火災隱患排查、火災事故預防、火災應急處置措施及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幫助參訓人員切實成為懂消防法律法規、懂火災隱患排查、懂消防安全管理、懂初起火災撲救的“帶頭人”和“明白人”,讓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從上到下繃緊“安全弦”。
除了展開培訓,煙臺各地消防積極聯合文旅部門對文物建筑展開消防安全檢查,重點對消防安全責任制是否落實到位、電氣線路敷設是否規范、消防水源是否充足、場所負責人是否懂得消防安全基本常識等細節問題進行排查,對日常防火檢查巡查中遇到的困難進行現場幫扶指導。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并消除文物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有效督促相關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三關一鎖”勤檢查
“大姐,咱家今天結束營業了對吧,好的好的,咱先把水源、電源總閘都關了哈,我們巡邏閉店人員這就過去?!痹谒抢锏奈飿I值班室里,街區夜間閉店安保趙波正在跟準備閉店的劉大姐通話。芝罘區是煙臺的老城區,多座歷史建筑坐落在芝罘區,朝陽街、所城里、煙臺山、東炮臺更是其中的知名景點,也是重點保護單位,作為這個幾個歷史建筑物業管理單位的煙臺藍天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對文物歷史建筑的火災防控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針對“兩街區”(朝陽街、所城里),實行“三關一鎖”,即當商戶當日營業結束時,第一時間打電話到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反饋給街上的巡邏閉店人員趕到店內進行檢查,查看除了24小時供電設備以外的電源及水源是否已經切斷,關閉門店后雙方進行簽字確認,之后店內工作人員在第二天營業前不得返回店內。通過這一舉措的實施,確保所有店內下班后不存在違規用電、違規住人等情況,有效減少火災發生概率。
除此以外,街區內的每一棟文物建筑都配備了獨立式感煙探測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置了室內消火栓,配備了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和器材,同時,街區內配有2臺微型消防車,設有微型消防站,能在發生火災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有效處置。煙臺藍天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還全面落實人防措施,安排專門人員每兩小時進行一次消防巡查,及時消除動態火災隱患。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管理措施,有效推動商戶提高消防安全意識,提升了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為文化遺產的保護筑起了堅固的防線。
志愿力量共參與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景區,有一支特別的隊伍,她們就是全國首支女子導游消防志愿服務隊。她們作為景區的形象代言人,對景區的情況了如指掌,每天在景區內十余次的往返講解;作為消防志愿者,她們將火災防范、消防宣傳作為工作的一部分,積極向游客介紹防火知識,提醒游客注意消防安全。
“尊敬的游客朋友們,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勿在景區內吸煙,感謝您的配合”。景區內,消防志愿者范麗正在提醒游客注意景區消防安全。她和同事們利用職業優勢,在景區內不間斷地巡邏宣傳,一方面及時消除動態火災隱患,另一方面通過發放消防宣傳資料,講解消防安全常識,提升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識。她們既是導游員,又是消防宣傳員、隱患排查員、滅火戰斗員,通過她們無縫隙、不間斷的在景區內的巡查、檢查和宣傳,為蓬萊閣景區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火安全屏障。2022年,她們所在的景區管理服務中心被應急管理部評為“全國119消防先進集體”。
作為始建于1061年,總建筑面積達18960平方米的文物建筑群,蓬萊閣在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時,大力做好全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確保人人具備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每年的4月,蓬萊閣景區都會組織員工舉辦消防運動會,通過消火栓連接水帶速度競賽、50米模擬火場逃生等比賽項目,讓每一名景區工作人員都能熟練使用消防器材,掌握沒或逃生技能。目前,已組織消防運動會30屆,參訓員工達900余人次。
科技賦能有保障
位于龍口市的丁氏故宅,占地3.106公頃,建筑面積達8042平方米,有240多間房屋,建筑風格為典型北方傳統的硬山式磚木結構,采用大量的木制結構,建造可燃構件多、耐火等級低,極易發生火災。在全國各地文物建筑因雷擊、閃電引發的火災也時有發生。為了保證文物建筑的安全,除了日常的火災防控系統,丁氏故宅還采用了直擊雷防護的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雷雨天氣接閃器攔截閃電通過引下線將雷電流從接閃器傳導至接地裝置使電流散入大地,對建筑實現了精準雷電防護。防雷工程安裝完成后,還需要進行專業的管理和維護。丁氏故宅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派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管理古建筑防雷裝置,建立了規范的工作流程,并形成完整的檔案資料。
丁氏故宅除防雷電技術外,還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和電氣火災監控兩大系統,古建筑內覆蓋140個火災探測器。此外,丁氏故宅定期對工作人員和游客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告知緊急情況下的疏散程序和正確使用消防設施的方法,從而在火災真正降臨之際,能迅速有序地引導所有人員快速疏散至安全地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
同時,煙臺消防還針對文物建筑景點人流量大的特點,在內部設立了流動消防宣傳陣地,通過制作發放消防科普主題貼紙、消防科普手冊、海報等消防宣傳品的方式,簡單直觀的讓游客接受消防安全教育,讓景點內的流動消防宣傳陣地成為宣傳消防安全的一個特色傳播窗口,目前全市已有23處流動消防宣傳陣地。
演練巡查常進行
“在景區游客入口處發現火情,請微型消防站人員立刻趕赴現場,工作人員請及時疏散群眾,立即啟動消防應急預案,滅火組人員請快速前往火災現場......”近日,在牟平區雷神廟景區內消防救援人員和微型消防站人員進行了一場火災演習。“咱這個微型消防站的響應速度還可以再快一點,現在是旅游旺季,氣溫也越來越高,誘發火災事故的不安全不穩定因素逐漸增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一定要加強,要確保每位工作人員具備撲滅初起火災的能力……”在演習結束后,煙臺市牟平區正陽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王鑫細致入微的對雷神廟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員進行點評。
為了更好地進行火災防控,煙臺消防定期與轄區內的歷史建筑單位進行聯合演練,重點提升微型消防站應急處置能力,提升消防救援站聯合處置水平。在演練的同時,加強對微型消防站隊員的培訓和指導,在日常工作中,消防救援站針對轄區文物建筑開展道路、交通、水源等“六熟悉”工作,使消防救援人員對文物建筑及周邊情況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確保一旦發生火災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有效處置。
為了做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煙臺消防還成立了“敲門服務隊”,在旅游旺季來臨前,對轄區內的文物保護單位開展“問診式、體檢式”服務,“我們在過程中主要是去對這些文物建筑的基本情況、消防設施、建筑規模、耐火等級等方面登記造冊,同時要對景區的風險點、隱患點、危險點進行掌握?!薄扒瞄T服務隊”的隊員于欣鷺說。同時,“敲門服務隊”以每檢查一家就培訓一家為原則,圍繞文物建筑的火災危險性、應急處置程序、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等內容進行講解,全面深化消防宣傳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和火災預防能力。
▌制作:煙臺消防全媒體工作中心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煙臺消防”微信公眾號)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