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蓬萊網安:打擊網絡謠言 凈化網絡環境 |
【政公網】
欄目:山東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4-04-16 17:56
|
|
|
摘要:
什么的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微博、國外網站、網絡論壇、社交網站、聊天軟件等)傳播的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聞。網絡謠言主要涉及內容有突發事件、公共衛生領域、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政治人物、顛覆傳統、離經叛道等。
近年來的一些社會熱點事件中,經常出現網絡謠言大量涌現的現象,甚至有的輿情事件就是由網絡謠言引發,不僅影響…
|
什么的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微博、國外網站、網絡論壇、社交網站、聊天軟件等)傳播的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聞。網絡謠言主要涉及內容有突發事件、公共衛生領域、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政治人物、顛覆傳統、離經叛道等。
近年來的一些社會熱點事件中,經常出現網絡謠言大量涌現的現象,甚至有的輿情事件就是由網絡謠言引發,不僅影響了網上和諧清朗的環境,而且侵害公民個人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秩序。
網絡謠言的危害
(一)引發社會震蕩,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
由于網絡謠言的傳播速度快捷,范圍廣,一旦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形成了一定規模,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慌亂,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二)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
人們經常是為了一個虛假的謠言而表現種種不適當的行為,尤其是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從內心深處覺得這就是真的,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后,弄的人心惶惶。
(三)破壞政府公信力,損害了政府形象。
近年來,各地經濟都在飛速發展,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也正如火如茶,建設征地和拆除違法建筑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難事。
網絡謠言的類別
01、網絡災害謠言
捏造某種災害即將發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發生災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
02、網絡恐怖謠言
指虛構恐怖信息或危害公眾安全事件信息,引發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引起公眾對政府管理的不滿,影響社會穩定。
03、網絡犯罪謠言
指捏造駭人聽聞或令人發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眾憤怒、恐懼,引發公眾對政府、政府工作人員或某些群體的不滿,同時也影響當事人的聲譽,擾亂他們的正常生活。
04、網絡食品及產品安全謠言
指捏造或夸大某類食品或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引起公眾對該類食品或產品的抵制,導致該類食品或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損失。
05、網絡個人事件謠言
指針對某些個人而編造吸引眼球的虛假信息,侵害當事人隱私,給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經濟損失。
傳播網絡謠言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件、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的話語。主要涉及突發事件、公共領域、名人要員、顛覆傳統、離經叛道等內容。謠言傳播具有突發性且流傳速度極快,因此對正常的社會秩序易造成不良影響。
一、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方面,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商業信譽的,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二、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三、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此提醒廣大群眾:網絡不是"法律盲區",網絡空間也絕非"法外之地"。造謠、傳謠都是違法犯罪行為,人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堅守網上言論自由底線,共建美好精神家園,共創清朗網絡空間。
發現網絡謠言,請積極向煙臺市公安局蓬萊分局網安大隊舉報!聯系電話:0535-5610449。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