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進入夏季以來,不少小伙伴身體開始出現各種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勞、食欲不振、頭暈胸悶、多汗煩熱、胃腸不適、惡心嘔吐、失眠多夢等,這種癥狀我們俗稱“苦夏”,中醫稱為“疰夏”,即指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
諺語有云:“入夏無病三分虛”,夏季天氣炎熱,雨量增加,空氣潮濕,人體最易感受暑濕邪氣。濕氣太盛會影…
|
進入夏季以來,不少小伙伴身體開始出現各種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勞、食欲不振、頭暈胸悶、多汗煩熱、胃腸不適、惡心嘔吐、失眠多夢等,這種癥狀我們俗稱“苦夏”,中醫稱為“疰夏”,即指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
諺語有云:“入夏無病三分虛”,夏季天氣炎熱,雨量增加,空氣潮濕,人體最易感受暑濕邪氣。濕氣太盛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運化能力減弱導致脾虛,脾虛又生內濕,濕氣加重脾虛,使得脾臟更加無法正常排出水濕與濁氣,內濕與外濕互為因果,進而出現“脾為濕困,運化無力”的病癥,反應到人體之上就是苦夏的癥狀。除此之外,夏季人們容易久吹空調、貪冷嗜涼,這些不良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都會耗損人體陽氣,這也就是“入夏無病三分虛”的根源所在。
那么,我們究竟該怎么做才能安然度過夏日?謹記以下幾點夏季養生原則——
養陽:春夏正是陽氣上升之時,故春夏養陽,把握此時養陽之機,讓體內陽氣更加健康茁壯地生長。是以夏日既要處陰涼以避暑,又要避免被濕露冷氣所傷,更不宜過多食冷,唯有如此,才能在夏季“使太陽之氣長”。
養脾:夏季暑熱挾濕,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夏季多患脾胃病。建議飲食清淡,可以喝些雪蓮養生葡萄酒、茯苓薏仁粥、山藥粥,有健脾祛濕的功效。此外,切忌過度貪涼,中醫認為,夏季多濕,濕為陰邪,易傷脾陽。過食生冷、過吹空調、久臥風口等生活壞習也極易損害脾胃之陽氣,從而導致腹痛腹瀉等癥狀發生。
養心:中醫理論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夏日是養護心臟的最好時機。因此,重視心神的調養對夏季養生而言極為重要。做好早起晨練、午間小睡、飲清心茶、傍晚舒緩、夜間調養等都有助于我們調養心神,對身心皆有益。
避暑:夏季“暑易傷氣”,即炎熱的天氣容易耗傷人體正氣,此時要注意防暑降溫。平時可以適當吃些西瓜、冬瓜、綠豆湯等清熱解暑之物,外出時要做好防曬措施,避免因長時間暴曬而中暑。
在夏季喝上一杯飲品,既能生津止渴,又可清熱解暑。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適合這個季節飲用的飲品——
菊花綠茶:杭菊花、綠茶各10g,用500ml開水沖泡,隨飲隨用,有清暑明目、生津止渴、消炎解毒的功效。
焦大麥茶:把大麥炒熟后備用,飲用時將炒熟的大麥用沸水沖泡后即可,有清暑止渴、益氣除煩的功效。
雪蓮養生葡萄酒:《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天山雪蓮“其地有天山,冬夏積雪,雪中有蓮,以產天山峰頂者為第一”,“能補陰益陽,老人陽絕者,浸酒服,能令八十者皆有子”。作為唯一收錄于《中國藥典》的雪蓮品種,天山雪蓮“通”在能祛寒除濕、通經活血,令經絡凝滯處暢通;“補”在能溫腎助陽、補陰益陽,令體內陰陽平衡。天山雪蓮可入腎經,溫腎助陽以化氣行水,而水有所歸矣,腎中得雪蓮,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矣。通過溫腎陽、助氣化的溫和方式,天山雪蓮既可充盈體內陽氣,又可健脾祛濕,可謂是中藥材中通補兼顧的集大成者,千百年來,世人盛譽其為“寒濕仙草”、“百草之王”。
雪蓮養生葡萄酒,甄選天山山脈雪線以上的天山雪蓮,并配以多味精選道地藥材,輔以天山原產赤霞珠葡萄原汁而成,通補兼顧,使得陽得陰助、生化無窮,是一款非常適合苦夏人群飲用的養生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