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導語:5月17日,中國汽研汽車指數高端訪談欄目《指領1+1》首期正式播出,欄目以汽車產業發展、行業趨勢洞察為突破口,邀請當下汽車產業變革中涌現出的行業領導、專家就汽車技術提升、品牌向上等關鍵話題開展深度對話。
《指領1+1》欄目首期由中國汽研品牌宣傳中心負責人莊恒國主持,并特別邀請到兩位重磅嘉賓:一位是見證中國汽車產業萌芽壯大的泰斗級人物—…
|
導語:5月17日,中國汽研汽車指數高端訪談欄目《指領1+1》首期正式播出,欄目以汽車產業發展、行業趨勢洞察為突破口,邀請當下汽車產業變革中涌現出的行業領導、專家就汽車技術提升、品牌向上等關鍵話題開展深度對話。
《指領1+1》欄目首期由中國汽研品牌宣傳中心負責人莊恒國主持,并特別邀請到兩位重磅嘉賓:一位是見證中國汽車產業萌芽壯大的泰斗級人物——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工業與信息化部原產業政策司副巡視員李萬里、另一位是來自汽車行業權威第三方機構,中國汽研總監、指數管理中心主任抄佩佩。本期節目中嘉賓們就 “中國汽車產業的新發展和新定位”話題展開深入對話。
肩負數字時代使命,汽車產業加速迎來蝶變
莊恒國:我們這期話題叫做“中國汽車產業新發展和新定位”,也想談談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二位有什么見解?
李萬里:要準確理解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理解汽車產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定位、在能源結構大調整中的新定位。《“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里提到重點的新興領域、重點的供應產業鏈體系、智慧共享的公共設施這三個大方面反復以汽車為例,說明了新能源電動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不僅是汽車市場的夙愿,更是數字經濟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抄佩佩:汽車強國已經成為支撐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首先是高質量的標準,其次是高質量的產業鏈,然后是高質量的產品。從行業層面,“3060” 雙碳目標和未來碳稅的實施,將對汽車行業形成非常大的挑戰,但這同時也是推動汽車產業再上一個新臺階的重要驅動力。從品牌方面,尤其是在中國品牌面向國際化推進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加大培育中國品牌的力度,要進一步掌握產業發展的主導權。
莊恒國:我們很可喜地看到中國汽車工業現在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那么未來怎么來進一步鞏固保持我們現有優勢?發力點究竟在哪呢?
李萬里:單車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必定會遇到瓶頸,突破瓶頸的最佳路徑一定是連點成線、成面,打通人、車、路信息的全面感知和交互,從交通工具變成更強大的社會交通系統,創造更高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尤其在我們交通運輸強國綱要里提出 的“車路協同”,這是和歐美發展最大的不同點。
抄佩佩:我認為有三點,首先,我們已經進入到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發展階段,汽車的量、全社會的配套設施、企業的生產主驅動力已經全面調動起來。其次,我們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但一定要堅持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仍是保障產業鏈韌性的關鍵。最后,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國際化的發展。
鏈接多方力量,第三方機構支撐行業健康發展
莊恒國:現在汽車的定義比以前復雜多了,汽車行業也被寄予更多的期許。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三方機構應該扮演什么角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呢?
李萬里:面對新的挑戰,第三方機構要錘煉一個多維度、能積極開展有效運作的綜合系統。對上,應根據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對接行之有效的檢測檢驗和行業標準等技術規則;對中,在產業間對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產業鏈的新興事物進行協調;對下,對企業要指導、要監督、要提出幫扶改進的措施。對內,在市場消費端通過第三方的權威檢測,要提振消費市場的信心;對外,要促進國際交流協同、加強合作,要積極推動降低國際市場交易成本。
抄佩佩:在產業端,我們將持續做好技術引領,始終圍繞安全、綠色、體驗三大技術主線,不斷提升關鍵技術的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國家平臺的行業引領作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在消費端,中國汽研擔任著消費者的顧問,于 2014年啟動了汽車指數測評研究,打造連接前沿技術應用和汽車消費趨勢的重要數據平臺,助推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汽研是革新的踐行者,同時也是創新的引領者。堅守做好政府的幫手、企業的助手、消費者的顧問第三方平臺定位,積極發揮在中國汽車產業品牌向上發展的推動作用。
逐浪國際化勢頭不減,中國汽車“出海”大有可為
莊恒國:我們現在都在談國際化,國際化一是說我們怎么樣去適應世界,二是我們怎么去引領世界,對國際化這個命題,李老、抄總二位是怎么看待的?
抄佩佩:國際化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實現國際化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物流的障礙。其次要鼓勵和引導金融企業為汽車海外銷售提供全價值鏈的金融服務,加大力度推廣人民幣跨境交易,促進國際貿易的推進。再者,我們要推進RCEP協議的盡快落地,發揮好汽車利好政策,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最后,要利用好電動汽車變革的契機,在國際還沒有建立統一電動汽車行業標準的時候,加強中國電動汽車相關標準的輸出。
李萬里:在過去剛剛打開國際化市場的時候,我們只能在國外的汽車系統里做低級、配套的角色,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現在我們不但可以成批地提供系統性的零部件,甚至我們的整車產品在全世界受到了關注,我們從一個配角變成在全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引領的角色。在今年上海車展上,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成為被西方最關注的焦點。所以國際化的路子應該堅持走下去,而且應該把它繼續做好。
莊恒國:好的,感謝李老和抄總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分享。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從跟隨變成引領,也希望中國汽車產業能夠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提供我們中國的智慧和我們中國的方案。本期節目就告一段落,咱們下期再見。
關注《指領1+1》,洞察產業新趨勢
掃碼海報二維碼,觀看完整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