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哲思”遇見“商道”來自復旦大學兩大院長的靈魂對話 |
【政公網】
欄目:上海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3-04-18 21:20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3年4月18日(農歷2023年閏2月28日),星期二訊:上海市楊浦區:當“哲思”遇見“商道”來自復旦大學兩大院長的靈魂對話。
辦好企業除了要懂管理之道,還需要怎樣的精神氣質?如何突破自我成長,創新重塑中國的商業文明?4月16日,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聯袂發起“泓復學堂”,從哲學高度幫助企業家在變革中找到企業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思…
|
北京時間2023年4月18日(農歷2023年閏2月28日),星期二訊:上海市楊浦區:當“哲思”遇見“商道”來自復旦大學兩大院長的靈魂對話。
辦好企業除了要懂管理之道,還需要怎樣的精神氣質?如何突破自我成長,創新重塑中國的商業文明?4月16日,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聯袂發起“泓復學堂”,從哲學高度幫助企業家在變革中找到企業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思路。
一大早,國福路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門口車水馬龍,不少校友趕來觀摩兩個學院院長之間的靈魂對話。在大家看來,管理學院和哲學院分別代表著“有用之學”和“無用之學”的兩片土壤,兩大學院聯合創立“泓復學堂”,無疑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
“哲學是所有科學的皇冠明珠,科學做得好一定要懂哲學。”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說,兩個平時交往甚少的院長第一次坐下來吃了頓飯卻發現相談甚歡不謀而合。“泓復學堂”就此有了雛形。
復旦大學哲學院院長孫向晨認為,在“有為”與“無為”的引力激蕩之中,能激發出無窮創造力與未來可能性,助力大家全面打通思考路徑、跨越思維障礙、開辟全新局面,真正達到“從心所欲”的自由狀態,成長為未來商業文明的開拓者與締造者。
“泓復學堂”旨在將復旦大學頂級人文社科資源,注入商業管理理論和實踐之中,為中國商業領導者提供系統化、全景式、學院派的人文教育,共創中國頂級商業思想家群體,共筑中國現代商業文明。
活動現場,兩大院長先后就“中國需要怎樣的領導力”展開了對話和探討。
“做人要有腔調,辦大學要有腔調,做好企業更要有腔調。”陸院長拋出了精辟言論。上海話“腔調”代表一種特殊的精神氣質,他認為,真正能夠傳承的并不止于家族里一代代對財富的掌控,而是思想、智慧、精神以及信仰。
企業家在攀登財富達到一定高峰時必然會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企業的傳承,而突破自我成長、創新重塑中國商業文明,正需要“哲學”與“管理”相融合。在孫向晨院長看來,哲學最大的特點在于試圖在更大尺度之上重新理解世界。這種對具體事物的大膽超越,有利于企業領導者跳出紛繁復雜的管理事務,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從而激發“自由而有力”的靈魂。
哲學思想最看重的是整全性與深邃性,而商業管理則尤為強調時效性與現實性,這兩者看起來毫不相干,實則在社會發展底層邏輯上環環相扣。當“哲思”遇見“商道”,兩者充分發生交融碰撞,勢必給大家帶來審視未來的全新眼光及理解框架。
根據最新發布的UTD“2018-2022年全球商學院科研排名百強”榜單顯示,復旦管院繼續蟬聯中國內地第1,位列全球第76位,連續8年穩居全球百強,無論是學術研究能力還是全球影響力,均保持了高質量發展。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辦學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學院管理團隊用心謀劃、及時布局、整合資源,在每個彎道都能做出正確決策,這背后所蘊含的正是“大學之道”,歸根結底還是一種人文精神與哲學思考。
近年來,復旦管院在啟動科創戰略的同時,不斷強化與生命科學學院、微電子學院、哲學學院等兄弟院系的交流合作,在人文哲思的持續澆灌之中,發出澎湃的多元創新力,成為了管理與人文深度交融、互相成就的典型。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