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東城區日均游客突破10萬人,垃圾咋辦?南鑼有辦法! |
【政公網】
欄目:北京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3-03-26 20:31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3年3月26日(農歷2023年閏2月5日),星期日訊:北京市東城區日均游客突破10萬人,垃圾咋辦?南鑼有辦法!。
隨著旅游市場的回暖,南鑼鼓巷客流量激增,清潔工忙不過來,垃圾桶里的垃圾堆成了“小山”,主街上的花壇、花池也遭了殃,超大客流導致的垃圾清理難題日益凸顯。針對這一情況,東城區多部門打出“加大設施投入、優化收運方式、強化居商自…
|
北京時間2023年3月26日(農歷2023年閏2月5日),星期日訊:北京市東城區日均游客突破10萬人,垃圾咋辦?南鑼有辦法!。
隨著旅游市場的回暖,南鑼鼓巷客流量激增,清潔工忙不過來,垃圾桶里的垃圾堆成了“小山”,主街上的花壇、花池也遭了殃,超大客流導致的垃圾清理難題日益凸顯。針對這一情況,東城區多部門打出“加大設施投入、優化收運方式、強化居商自治、加強日常監管”的“組合拳”,全力維護南鑼鼓巷街區的環境衛生品質。
加大設施投入
優化收運方式
據統計,今年春節以來,南鑼鼓巷日均游客突破10萬人,其他垃圾產量由每日4噸激增至每日25噸。“僅南鑼鼓巷一條胡同的垃圾產量,就相當于交道口地區垃圾總產量的近四分之三。”交道口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為了破解因激增客流導致的垃圾清理難題,街道將南鑼鼓巷主街的垃圾桶增設至28組,并在主街輻射的胡同口視情況增設臨時垃圾桶,緩解垃圾箱滿冒、積存問題。
近日,記者從南鑼鼓巷南口進入主街,剛走了100米,就看見吉事果小吃店門口的樹下有一個藍色垃圾桶,上面貼著“臨時垃圾桶”的字樣。在中央戲劇學院東城校區西側的圍墻前,也有一組這樣的垃圾桶,其中一個綠色垃圾桶上貼著“臨時垃圾桶”的字樣。當天,南鑼鼓巷的游客不少,幾乎每名游客的手里都端著一盒小吃或拿著一瓶飲料。游客張女士說:“走幾步路就能看到一處垃圾桶,吃完的空盒、空瓶隨手就能扔到垃圾桶里,不用一直拿著了。”
記者從南鑼鼓巷南口一直走到北口,沒有發現垃圾桶有滿冒的問題。記者特意查看了主街上的10組垃圾桶,發現每個垃圾桶里的垃圾量基本都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在探訪期間,主街上騎著垃圾清運車的清潔工一直在巡回收運垃圾,一位穿著印有“環境巡檢”字樣黃色馬甲的工作人員,一手拿著簸箕,一手拿著掃把,一邊巡查一邊隨手清理街面上和花池里的垃圾。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讓大街干凈整潔,我們增加了垃圾收運頻次,還增加了日常保潔的人員,隨時隨地隨手清理垃圾,努力給游客營造一個良好的旅游環境。”
強化居商自治
加強日常監管
請勿堆放垃圾,做有素質游客。”“請勿往花池內扔垃圾。您扔的不是垃圾,是素質和道德。”記者注意到,在南鑼鼓巷的樹上、墻上,商戶門口的花池旁、窗口前,隨處可見引導游客文明投放垃圾、環保旅游的標語。一位商戶員工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次出餐,我們都會提醒游客要把吃完的餐盒扔到分類垃圾桶里。”
交道口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為了強化‘門前三包’,我們設置了商戶責任包片制垃圾桶站,由商戶負責引導游客分類投放,確保分類純凈率,提升垃圾清運效率。我們還在主街循環廣播文明行為提醒,倡導無痕旅游,增強商戶、居民、游客環保意識。”
此外,東城區還組織公安、消防、交道口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及安監隊加強巡查管理,及時勸阻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重點檢查商戶垃圾分類及規范清運情況,督促整改垃圾積存等安全隱患問題,必要時依法查處典型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街區安全秩序。
(來源: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