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省三亞市:文明土壤豐厚好人方能輩出 |
【政公網】
欄目:海南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3-03-06 21:34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3年3月6日(農歷2023年2月15日),星期一,海南省三亞市:文明土壤豐厚好人方能輩出。
“你在我們心中,是天使也是女俠!”3月5日,是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在三亞,一場為“人間天使”——三亞街頭跪地救人的麥春瑤舉辦的先進事跡媒體采訪暨表彰活動在三亞市發改委舉行,三亞用一個特別的形式,讓一位平凡人的愛心之舉受到…
|
北京時間2023年3月6日(農歷2023年2月15日),星期一,海南省三亞市:文明土壤豐厚好人方能輩出。
“你在我們心中,是天使也是女俠!”3月5日,是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在三亞,一場為“人間天使”——三亞街頭跪地救人的麥春瑤舉辦的先進事跡媒體采訪暨表彰活動在三亞市發改委舉行,三亞用一個特別的形式,讓一位平凡人的愛心之舉受到城市的“最高禮遇”。
2月26日晚,三亞河東路鳳凰水城路段,一男子心臟驟停,危在旦夕。麥春瑤默數著秒數,一刻不停按壓送氣,為男子進行心肺復蘇,與迫近的死神賽跑。直到救護車趕到,她才悄悄騎車離開。這一個個與“死神”博弈的瞬間,是助人為樂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真實寫照。她的急中生智、運用所學、奮力一搏,都是為了救人一命,傳遞出一種信念、一股力量、一縷溫暖,折射出鹿城文明之光,刷新著這個城市的文明高度。
文明土壤豐厚,才能生長美德之花。麥春瑤只是精神文明“三亞現象”的重要代表之一。俄羅斯女游客三亞街頭暈倒,民警與市民熱心接力救助;一餐館突發火情,三亞退役海軍李國梁徒手破門兩進火場……行走在鹿城大地上,冼家輝、鄧新兵、張遠來、符梅姑、楊桂秀、黎紹云、麥昌青、葉林坤、林嘉宜、王爽等“最美三亞人”,他們成為矗立在三亞的精神群像,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凡人善舉都在撥動我們的心弦,刷新著三亞的文明高度。
文明,浸潤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彰顯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也衡量著一座城市高效治理的能力。近年來,經過朋友圈、短視頻等的快速傳播,媒體的積極宣傳報道,越來越多的三亞人被身邊無數的“小溫暖,大愛心”所感動。樂于助人,積極傳播正能量,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在人們身邊流轉,接力。層出不窮的凡人善舉在鹿城不斷涌現,匯聚起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強大精神力量。
好人引領道德風尚,善舉凝聚向上力量。麥春瑤等“身邊好人”“人間天使”的涌現,是三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社會主旋律的結果。
三亞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堅持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兩手抓”,持續深化文明創建、文明實踐、文明培育,讓全市精神文明建設保持積極發展態勢。尤其是今年以來,三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系列工作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有關要求,圍繞“強化思想引領、堅持內強基礎(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注重外塑形象”即“131”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框架,深入開展創文“七大提升工程”和“三大專項行動”,提升志愿服務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質,厚植文化土壤,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全面提升城市軟硬實力,不斷給三亞人播撒文明的種子,發揮出照亮社會的“微光效應”。
一場場“凈走”潔凈家園、一次次斑馬線禮讓行人、一件件“紅馬甲”傾情奉獻、一個個“近鄰”互幫互助……隨處可見的文明行為,是三亞人逐漸形成和傳承的精神財富,也是深植城市發展血脈的基因。
文明永遠在路上。讓我們以新的姿態繼續攜手奮進、勇毅前行,用文明之你我,共筑文明之三亞!
(記者楊洋)
(來源: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網)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