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抗“疫”夫妻:共筑無堅不摧的“最后一米”防線 |
【政公網】
欄目:遼寧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4-02 11:56
|
|
|
摘要:2022年4月2日(農歷2022年3月2日),星期六,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抗“疫”夫妻:共筑無堅不摧的“最后一米”防線。
在抗疫的路上,有同行的戰友,有并肩的兄弟,有協作的同事,還有互助的鄰里……然而有這樣一對身影,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守護了轄區居民“最后一米”的安康。他們不舍晝夜,在各自崗位上默默無聞;他們屢次相遇,卻因防疫任務在…
|
2022年4月2日(農歷2022年3月2日),星期六,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抗“疫”夫妻:共筑無堅不摧的“最后一米”防線。
在抗疫的路上,有同行的戰友,有并肩的兄弟,有協作的同事,還有互助的鄰里……然而有這樣一對身影,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守護了轄區居民“最后一米”的安康。他們不舍晝夜,在各自崗位上默默無聞;他們屢次相遇,卻因防疫任務在身來不及問候就一次次擦身;他們用共產黨人的堅守和信仰同心戰疫,同克時艱;他們用夫妻同心的決心和勇氣,筑牢社區抗疫的堅實防線;他們用擔當和盡責,在寒春料峭的三月共同譜寫了浪漫的抗疫篇章。他們是五三街道塞納社區書記朱菁華和愛人蔡和明。
一線統籌帶頭作戰
朱菁華是一名“老”社區書記了,四十出頭的她有著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她深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社區負責人,她毫無畏懼、義不容辭沖在戰疫一線。從戰疫號角吹響的那一刻起,紅馬甲藍口罩成了她的戰袍,折疊床方便面成了她的行軍囊,小喇叭充電寶是她的秘密武器……多少個無眠無休的日日夜夜,她克服人員少、任務重、時間緊的重重困難,帶領6名社區工作者,沖鋒在前、周密組織、精準布局,在保障社區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圓滿完成了下轄3個小區共計32000人次的核酸檢測任務。朱菁華用她的實際行動守護著她熱愛的這片區域和這里的人民。連日來,她每天至少站立十幾個小時,行走3萬余步,接聽電話100余次,她是群眾的“知心人”,悉心解答居民難題1000余項;她是同事的“領路人”,總能想到各種辦法破除壁壘高效開展工作,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巾幗不讓須眉的為民初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行動中,她所在的塞納社區做到了零感染,居家人員全部平穩有序,居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疫情當前我必當先
愛人蔡和明是朱菁華強大的后援團和志愿軍。蔡和明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位退役軍人,還是區人大代表,老大哥平時就是居民心中的“熱心人”,社區組織核酸檢測期間,他主動包攬了家里的大事小情,對愛人工作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還在社區人員緊缺的情況下積極加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當起了熱心的志愿者。他還發揮退役軍人優勢,快速組建起由5名退役軍人組成的“塞納黨員突擊隊”,昔日崢嶸歲月颯爽英姿,今日紅衣身影戰疫先行。他們維持秩序、搬運物資,臟活累活搶著干,在逆行路上展現了“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風采風貌,成為了塞納社區抗疫征程上的主力后援軍。
這對黨員夫妻舍小家為大家,幾十日如一日的堅守,是戰疫一線上的一抹別樣溫暖,他們的故事激勵和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齊心協力對抗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來源: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