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寧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
【政公網】
欄目:寧夏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3-01-23 20:12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3年1月23日(農歷2023年1月2日),星期一,寧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近年來,賀蘭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有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區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綜合示范縣,成功…
|
北京時間2023年1月23日(農歷2023年1月2日),星期一,寧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近年來,賀蘭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有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區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綜合示范縣,成功躋身全國100個鄉村振興示范縣、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一、優化產業結構。一是扛起糧食安全責任。完成自治區糧食生產任務31.26萬畝,糧食總產16.78萬噸。種植各類瓜菜25.40萬畝,總產量58.39萬噸。肉、蛋、奶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1.017萬噸、0.65萬噸、26.8萬噸、4.23萬噸。二是特色產業提質增效。釀酒葡萄面積2.1萬畝,年產葡萄酒400萬瓶,年產值約4億元。奶牛存欄5.05萬頭,肉牛存欄2.36萬頭,豬存欄2.27萬頭,羊存欄20.69萬只,畜牧業年產值達到16.42億元。水產養殖面積5.8萬畝,新增設施養殖面積5.48萬平米。三是休閑農業勢頭強勁。建成區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3家,培育休閑農業經營主體32家,帶動農戶1862戶,接待游客突破70萬人次,營業收入達7000萬元。
二、提升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夯實農田基礎設施。實施“三個百萬畝”工程,建成高標準農田62.76萬畝,高標準農田占比94%。二是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建成農業農機農藝融合園2個,農機裝備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4.8萬千瓦,擁有各類農業機械33877臺。三是提高良種化水平。建立商業化育種中心,建成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1個,種子生產基地面積8000畝。優質名優魚苗和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100%,主要農作物及畜禽良種覆蓋率達到98%。四是發展數字農業。整合資源打造數字農業管理服務平臺。支持塞尚牧場爭取國家數字畜牧業(奶牛)創新分中心創建。建成村級信息化服務站63個。
三、完善農業產業鏈。一是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新建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場1家、區級2家,奶牛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98%。建設綠色農產品標準化基地1個,認定全國有機水稻示范基地1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二是集聚農產品加工。累計招引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84家,農副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1: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2%。三是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擁有各類農產品分揀物流中心15個,冷鏈貯藏保鮮設施累計達到2.5萬立方米。建成供銷e家縣級運營中心,建立村級O2O體驗店、村淘服務站點上百家。
四、健全完備經營體系。一是壯大新型經營主體。累計培育龍頭企業74家、創建各級示范合作社80個、示范家庭農場46個。全縣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48.3%,農民入社率達到51%。二是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區域性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25個,開展全程保姆式托管和全程農機作業托管累計達142個,服務小農戶3萬余戶,集中連片托管面積達到78.9%。三是發展村集體經濟。全縣村集體總收入超過43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過百萬以上村達18個。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