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市薊州區羅莊子鎮泥河村百歲老人引市媒關注 |
【政公網】
欄目:天津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3-01-19 19:30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3年1月19日(農歷2022年12月28日),星期四,天津市薊州區羅莊子鎮泥河村百歲老人引市媒關注。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羅莊子鎮泥河村的烈屬、百歲老人劉繼英家中也在忙著祭灶除塵、置辦年貨。《今晚報》記者走進泥河村,為我們帶來了劉繼英老人的故事,一起來看。
薊州區羅莊子鎮泥河村的烈屬劉繼英出生于1921年,老人的丈夫紀子祥于1947…
|
北京時間2023年1月19日(農歷2022年12月28日),星期四,天津市薊州區羅莊子鎮泥河村百歲老人引市媒關注。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羅莊子鎮泥河村的烈屬、百歲老人劉繼英家中也在忙著祭灶除塵、置辦年貨。《今晚報》記者走進泥河村,為我們帶來了劉繼英老人的故事,一起來看。
薊州區羅莊子鎮泥河村的烈屬劉繼英出生于1921年,老人的丈夫紀子祥于1947年參加革命,1948年在河北密云縣壯烈犧牲,長眠于盤山烈士陵園。劉繼英老人雖然已年過百歲,卻依然精神矍鑠,不僅能夠生活自理,閑暇時還能拿起針線縫縫補補。如今,老人已經五代同堂,一家人其樂融融。14日記者來到老人家中,感受這位102歲老人幸福的晚年生活,聆聽長壽秘訣。
期頤老人追憶往事
在薊州北部山區、毗鄰北京平谷的泃河南岸,有一個二百多戶,七百多口人的村子——羅莊子鎮泥河村。“老太太,我們來看您了。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14日農歷小年這天上午,記者跟隨泥河村黨支部委員一起來到劉繼英老人家中走訪慰問。
走進劉繼英家,老人正和孫女們一起包餃子。看到有客人來家里,老人格外高興,不停地招手,招呼客人坐到炕頭上。記者注意到,老人衣著樸素,雖然耳朵有點背,但氣色紅潤,滿頭的銀發梳理得非常整齊,看起來也就是七八十歲的樣子。在與大家的交談中,老人一直面帶微笑,說起話來思路清晰。
劉繼英老人說,她的丈夫紀子祥,1947年9月參加革命,是一名共產黨員。她至今清楚地記得,丈夫參軍時,小兒子紀成才剛剛出生不久,大兒子紀成福只有3歲。臨行前,紀子祥叮囑她一定要把兩個孩子養育好,不管千難萬難,因為這是革命的根,她當時含淚點頭答應。1948年12月,紀子祥在密云縣攻打敵人碉堡時負了重傷,托人給劉繼英捎來了一封信,信中說自己身負重傷,恐怕不久于人世,讓她在養育好孩子的同時積極為革命做貢獻。劉繼英牢記丈夫的叮囑,當上了村婦聯主任,組織村里的婦女們為前線戰士做軍鞋。
烈士遺孀祭奠丈夫
老人告訴記者,紀子祥犧牲后,她獨自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根本沒有能力和精力去尋找丈夫的下落。但這件事一直埋在了她的心里,始終割舍不下。后來,兩個兒子慢慢長大成人,就經常到紀子祥的犧牲地北京密云去尋找墓地位置,但是一直沒有找到。
后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們將尋找紀子祥的心愿告訴了薊州區民政部門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2019年,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幫助下,終于在盤山烈士陵園找到了紀子祥的墳墓。2020年,劉繼英本想帶著家人到陵園祭掃,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陵園沒有對外開放,未能成行。
2021年清明節,100歲的劉繼英帶家人首次來到盤山烈士陵園祭奠丈夫,一家五代人終于圓夢。劉繼英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了丈夫紀子祥的墓碑前,一家人為先烈獻上花圈和祭品。闊別了七十多年,劉繼英早已泣不成聲,撫摸著墓碑不停地說:“黨和國家給你立碑了,我給你掃墓來了,兒子、兒媳、孫子、孫女、曾孫……都來了,現在我們生活都很好,你放心吧,以后每年我都帶他們來給你掃墓。”
五代同堂兒孫繞膝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么多年來,大家的關系非常融洽,奶奶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今年55歲的紀海鳳是劉繼英大兒子紀成福的二女兒,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和老人住在一起,孫輩們也會經常來家里幫著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
"我們家加起來有26口人,最小的玄外孫今年10歲,剛上小學4年級。老人家過生日這天,全家人歡聚一堂,給老人祝壽,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紀海鳳說,除了年節,最熱鬧的就是每年奶奶過生日的時候,老人最喜歡熱鬧,過生日這一天也是她最高興的時候,一家人五代人聚到一起,聽著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們祝福的話語,享受著子孫滿堂的樂趣,老人別提多高興了。
心態平和豐儉由己
"雖然年歲大了,但老人身體比較好,很少生病,除了耳朵有點背外,眼神兒,牙口依舊很好,每天過得都很開心。”當記者問起老年人的長壽秘訣時,紀海鳳說,老人每天早晨6點起床,晚上9點上床睡覺。除了起居規律之外,也離不開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老人不抽煙、不喝酒,平時生活中也從不挑食,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
“奶奶的心態很好,從不因為瑣事與人計較。”紀海鳳說,老人健康長壽的原因,還與她的心態平和有很大關系,老人從小就教育晚輩,遇事要心寬,保持樂觀心態。這種性格也影響著后輩兒孫,晚輩們對老人都是又孝順又貼心,一直以來,在這個大家庭中從未發生過家庭矛盾。
臨別時,老人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望著遠方丈夫長眠的地方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現在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逢年過節,各級黨委、政府和民政部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都會來家里看望慰問。子祥要是能看到這些,該有多好。我要再多活些年,替他享受這比蜜還甜的生活。”
(來源:天津市薊州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