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門頭溝區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
【政公網】
欄目:北京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12-20 20:49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12月20日(農歷2022年11月27日),星期二,北京市門頭溝區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近年來,門頭溝區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緊乘“紫氣東來門頭溝”之勢,充分發揮地區顯著的區位資源優勢、后發轉型優勢和政策機遇優勢,積極探索鄉村建設新模式、農業發展新機制、…
|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20日(農歷2022年11月27日),星期二,北京市門頭溝區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近年來,門頭溝區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緊乘“紫氣東來門頭溝”之勢,充分發揮地區顯著的區位資源優勢、后發轉型優勢和政策機遇優勢,積極探索鄉村建設新模式、農業發展新機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一、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積極協調推進“百師進百村”活動,全區138個美麗鄉村村莊規劃(簡本)及實施方案全部獲批復,并通過“一村一策”開展15個示范村建設,推動綜合治理、產業轉型,形成4條主線、4個片區,在“業興、村美、宜居、民富”上初步形成示范。累計完成29個村險村搬遷改造,有序推動新一輪9個村山區農民搬遷工作。完成63個村清潔取暖改造,積極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加快補齊山區電力基礎設施短板,為解決我區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問題奠定基礎。加強12個國家級、14個市級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成為全市唯一入選財政部、住建部“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區”名單的區。出臺《門頭溝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規劃》等文件,構建“一水系八溝,古道聯百村”的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總體空間格局。
二是統籌協調推動。堅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統籌推進,落實區級巡查、通報、督辦、約談、曝光、考核和獎懲七項機制,實現村容村貌持續改善,在全市歷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考核中排名始終位居前列,獲評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是全市首批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積極推動農村廁所革命、污水改造、垃圾治理等美麗鄉村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全區基本實現農村公廁戶廁改造、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不落地”全覆蓋,累計改造農村地區公廁486座、戶廁4465戶;創建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31個;建成鎮級再生水廠9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62座,鋪設污水管網380公里,榮獲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區。
二、大力發展精品休閑農業,合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一是充分發揮政策集合效應。依托北京市休閑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深度開發觀光休閑、市民菜園、農事體驗、特色美食等新業態,推動休閑農業提檔升級,累計建成市級星級休閑農業園區12家、中國美麗休閑鄉村5個、北京市美麗休閑鄉村11個。2021年,全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實現收入8139.37萬元,同比增長68.36%,總接待人次482259人,同比增長45.97%。谷山村景區、妙峰騎行小鎮、清水花谷等一批業態豐富、主題鮮明、農業文化豐厚、農產品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園區不斷涌現。
二是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全面推行“田長制”,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常態化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巡查,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在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的前提下,持續推動特色農產品在地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積極創建全國休閑農業示范縣。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對京白梨老梨樹、妙峰山玫瑰、雁翅蘋果等傳統農產品進行提質增效,示范推廣種植高山蘆筍、藜麥、奇異莓等高附加值農產品。“靈山綠產”等5個農產品品牌入選“北京優農”品牌目錄。
三是積極拓展農業多重功能。以多元素融合為路徑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產業,成功打響“門頭溝小院”品牌,目前全區“門頭溝小院”已發展到80家,覆蓋55個村,累計盤活閑置農宅374套,總體接待能力超過1000人。推動農業與科普研學、農事體驗、健康養生、勞動教育、商務會展及文旅、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鄉村休閑綜合體”,形成了“一條永定河休閑體驗帶、三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六大休閑農業體驗區”的空間布局。
下一步,門頭溝區將立足區域功能定位,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立足全區“三農”工作實際,堅持“一溝域一特色、一村莊一場景”,積極推動山區與城區、園區聯動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門頭溝區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近年來,門頭溝區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緊乘“紫氣東來門頭溝”之勢,充分發揮地區顯著的區位資源優勢、后發轉型優勢和政策機遇優勢,積極探索鄉村建設新模式、農業發展新機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一、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積極協調推進“百師進百村”活動,全區138個美麗鄉村村莊規劃(簡本)及實施方案全部獲批復,并通過“一村一策”開展15個示范村建設,推動綜合治理、產業轉型,形成4條主線、4個片區,在“業興、村美、宜居、民富”上初步形成示范。累計完成29個村險村搬遷改造,有序推動新一輪9個村山區農民搬遷工作。完成63個村清潔取暖改造,積極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加快補齊山區電力基礎設施短板,為解決我區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問題奠定基礎。加強12個國家級、14個市級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成為全市唯一入選財政部、住建部“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區”名單的區。出臺《門頭溝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規劃》等文件,構建“一水系八溝,古道聯百村”的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總體空間格局。
二是統籌協調推動。堅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統籌推進,落實區級巡查、通報、督辦、約談、曝光、考核和獎懲七項機制,實現村容村貌持續改善,在全市歷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考核中排名始終位居前列,獲評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是全市首批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積極推動農村廁所革命、污水改造、垃圾治理等美麗鄉村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全區基本實現農村公廁戶廁改造、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不落地”全覆蓋,累計改造農村地區公廁486座、戶廁4465戶;創建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31個;建成鎮級再生水廠9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62座,鋪設污水管網380公里,榮獲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區。
二、大力發展精品休閑農業,合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一是充分發揮政策集合效應。依托北京市休閑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深度開發觀光休閑、市民菜園、農事體驗、特色美食等新業態,推動休閑農業提檔升級,累計建成市級星級休閑農業園區12家、中國美麗休閑鄉村5個、北京市美麗休閑鄉村11個。2021年,全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實現收入8139.37萬元,同比增長68.36%,總接待人次482259人,同比增長45.97%。谷山村景區、妙峰騎行小鎮、清水花谷等一批業態豐富、主題鮮明、農業文化豐厚、農產品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園區不斷涌現。
二是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全面推行“田長制”,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常態化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巡查,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在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的前提下,持續推動特色農產品在地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積極創建全國休閑農業示范縣。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對京白梨老梨樹、妙峰山玫瑰、雁翅蘋果等傳統農產品進行提質增效,示范推廣種植高山蘆筍、藜麥、奇異莓等高附加值農產品。“靈山綠產”等5個農產品品牌入選“北京優農”品牌目錄。
三是積極拓展農業多重功能。以多元素融合為路徑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產業,成功打響“門頭溝小院”品牌,目前全區“門頭溝小院”已發展到80家,覆蓋55個村,累計盤活閑置農宅374套,總體接待能力超過1000人。推動農業與科普研學、農事體驗、健康養生、勞動教育、商務會展及文旅、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鄉村休閑綜合體”,形成了“一條永定河休閑體驗帶、三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六大休閑農業體驗區”的空間布局。
下一步,門頭溝區將立足區域功能定位,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立足全區“三農”工作實際,堅持“一溝域一特色、一村莊一場景”,積極推動山區與城區、園區聯動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門頭溝區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來源: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