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委編辦:“三駕馬車”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治理模式 |
【政公網】
欄目:山東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12-06 19:45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12月6日(農歷2022年11月13日),星期二,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委編辦:“三駕馬車”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治理模式。
為有效解決基層治理存在的條塊分割、有責無權等突出問題,寒亭區“三駕馬車”,持續深化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優化街道管理體制,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優化機構職…
|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6日(農歷2022年11月13日),星期二,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委編辦:“三駕馬車”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治理模式。
為有效解決基層治理存在的條塊分割、有責無權等突出問題,寒亭區“三駕馬車”,持續深化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優化街道管理體制,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優化機構職能,引導街道聚焦主責主業
一是精簡高效設置機構。在機構限額內,打破“7辦5中心”傳統架構,由街道結合工作需要,聚焦區域發展特色,在12個機構總量內,科學設置工作機構和事業單位,實現街道機構設置與實際工作的優化整合,切實提高街道機構編制管理水平。例如開元街道城市建設水平較高,城市社區較多,相對文化旅游產業較少,考慮撤銷文化旅游發展服務中心,設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物業管理服務中心),著力解決城市社區發展進程中的各類問題。
二是規范街道工作責任。推動全區6個街道實現機構職能編制規定全覆蓋,明確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的主要職責,其中街道黨工委具體職責事項7項,街道辦事處具體職責事項11項,取消街道招商引資、協稅護稅等工作職責,進一步加快街道職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將街道工作中心轉到加強黨的建設和公務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來,重點突出優化營商環境、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生態保護、民生保障、社區建設等職能。
三是推動區街職責明晰。加強街道職責任務清單與“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明確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職能定位、理順權責關系。同時要求各街道職責任務清單在區政府門戶網站和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對外公開,讓基層干部明白“自己干什么,應該怎么干”,讓人民群眾知曉“能辦什么事情,應找什么部門,聯系方式是什么”,進一步推動職責任務體系建設到底、到邊,真正把職責任務傳導到基層末梢。
二、深入放權賦能,實現街道資源優化整合
一是動態賦權,實現街道“一張清單明權責”。按照“應放盡放、宜放則放、先易后難、動態賦權”的原則,緊扣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城市管理、房地產、建筑業、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管理領域,把街道基層治理迫切需要,且能夠有效承接的14個部門的849項職權形成下放職權總目錄。同時,各街道根據經濟基礎、產業特點、執法需求、承擔能力等因素實施“菜單式”認領,并與區直相關部門簽訂《行政管理委托書》,依法行使行政檢查權、違法行為制止權、提請行政處罰權“三項權力”。
二是整合力量,推進“一支隊伍管執法”。構建“1+6+N”執法架構,各街道綜合執法辦公室實體化運行,黨工委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按5至10人配備,負責統籌、協調、指揮、監督各執法主體開展本轄區聯合執法和綜合整治活動。公安、消防、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司法等6部門共計46人常駐街道集中辦公,應急、交通等“N”個職能部門,共下沉18人包靠街道,每周至少1天到街道工作,所有人員由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統一指揮調度,真正做到“區屬、街管、街用”。
三是健全機制,堅持“一套制度促規范”。強化執法分析研判,各街道每周至少召開1次執法分析研判會議,遇有重大執法事項隨時召開,重點對查處的案件進行分析研判,切實提升辦案水平和能力。加強執法隊伍管理,建立持證上崗制度,有力推動了執法工作程序化和規范化進程。同時,不斷強化執法工作事中事后監管,通過隊伍建設管理的再加碼,打造高素質綜合執法隊伍。相關經驗做法被新華社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大眾日報客戶端、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新聞、“濰坊改革”公眾號等刊發推介。
三、深化鄉呼縣應,推動街道管理效能提升
一是實施“社區賦能、書記賦權”工程。以賦能提升承載力、書記賦權賦權提升服務力、機制提升保障力為抓手,在去年12條措施基礎上,出臺“社區賦能、書記賦權”新15條,連續舉辦11期社區“書記接待日”,區、街、社區三級書記聯動議事,調整選派33名民生部門“雙賦”服務專員下沉社區,賦予社區書記“吹哨”部門單位、評價服務專員權力,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00余項,徹底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有關做法先后被《人民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山東組織工作》、山東省委辦公廳《今日信息》等刊發推介。
二是推進“網格化+綜合執法+屬地管理”三方聯動。依托“鄉呼縣應”平臺,建立“網格發現、社區呼叫、分級響應、協同處置”機制,對發現的問題,由社區、網格黨組織統籌力量解決。對社區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鄉呼縣應”平臺,及時向街道、區直部門逐級流轉、交辦,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組織區、街執法力量快速處置,真正做到“早呼早應、快呼快應”,實現“哨響人動”。平臺運行以來,先后收到各類線索570條,解決各類難點痛點問題555個。
三是推動綜合執法力量常態化進社區、進網格(小區)。按照“一社區、一站、一窗口(隊員)”配套設立“社區城管執法室(站)”,目前,已在金三角社區、蝶園社區試點成立了“社區城管執法室(站)”,并在商城社區等15個社區試點設立了“服務窗口”。固定每周四安排執法人員坐班,配備值班電話、執法記錄儀、對講機等設備,重點對私搭亂建、占用公共設施、噪音污染等行為開展聯動巡查處置,確保問題“發現得早、控制得住、解決得好”。截止目前,通過執法站點先后巡查發現、解決各類問題677個。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