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活用小積分,普及大文明 |
【政公網】
欄目:內蒙古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8-14 19:40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8月14日(農歷2022年7月17日),星期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活用小積分,普及大文明。
我換了一個洗地桶。”
“你分數多,我只換了一袋洗衣粉!”
近日,在吉格斯太鎮大紅奎村低溫裂解站里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這樣的對話時不時上演,這里的村民時常三五結對來這兒“買”東西,卻從不花錢。這里有洗衣粉、洗…
|
北京時間2022年8月14日(農歷2022年7月17日),星期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活用小積分,普及大文明。
我換了一個洗地桶。”
“你分數多,我只換了一袋洗衣粉!”
近日,在吉格斯太鎮大紅奎村低溫裂解站里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這樣的對話時不時上演,這里的村民時常三五結對來這兒“買”東西,卻從不花錢。這里有洗衣粉、洗衣液、垃圾桶、掃帚、拖把等日常生活物品。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需,都很實用,平時動動手的功夫,就賺了二三十塊錢的東西,何樂而不為!”村民楊飛榮高興地說道。
為進一步做好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有效遏制村民垃圾“隨地扔”現象,增強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知曉度和參與度,實現垃圾源頭管控。
5月初,我鎮分別在蛇肯點素村、張義城窯村、梁家圪堵村、大紅奎村4個有低溫裂解站的地方相應設置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通過“村民收集分類、定點兌換物品、村集體補貼差價”的垃圾回收處理模式,進一步激發村民由“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轉變,活用小積分,普及大文明。
“把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設立在低溫裂解站里面,一是方便村民就近兌換生活物品,二是通過收集垃圾換積分的方式,調動村民主動上門送垃圾的積極性,減少垃圾回收的運營成本。而且拿到我們這可回收的垃圾,我們都統一存放好,攢夠一定數量賣給廢品站,賣下的錢全部用于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物品購買”,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周楊如是說道。
“我們也相應制定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和兌換流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按規定,現在村民幾乎每戶家庭都發放了分類垃圾桶,村民只要按規定對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進行分類、收集、打包,定期送到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由兌換站工作人員按照20分/車、5分/袋進行登記,可現場兌換,也可累積兌換。各行政村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行擬定兌換標準。
此外,積分兌換的方式也很靈活,根據積分的多少,兌換價格不一的物品。例如,5積分可以兌換一塊香皂或者一塊毛巾,20積分可兌換一瓶洗潔精,總之,積分越多,兌換的物品價格越高。
為讓更多村民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4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全鎮7個行政村村民可互通使用。各行政村利用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微信群、“流動榜樣超市”入戶開展政策宣傳,同時借助新時代文明志愿服務體系,發動6789志愿服務隊加大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宣傳推廣力度。
“這種形式很好,不僅能改善村里的環境衛生,而且還可以賺積分兌換東西,以后我就攢起來拿在這兒兌換,”村民梁三娥說。她不僅自己參加,還讓子女一起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為美化村容村貌盡一份力。
劉老虎是大紅奎村里的一名公益性崗位保潔員,在平時清掃道路時就注意收集煙頭、塑料袋、塑料瓶等,以換取積分卡兌換生活用品補貼家用。“現在,村里好多人都參與了進來,村民們不僅不亂扔垃圾,甚至有的村民路上路下看到垃圾還主動撿拾拿回家,逐漸養成了保護環境的好習慣,村里的垃圾越來越少了,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治理。”大紅奎村負責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村委委員劉永亮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我鎮7個行政村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站累計兌換洗衣液、抽紙等物品600余件,收集可回收物230公斤、可裂解垃圾150余噸,真正實現了“小積分”撬動“大文明”。
“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旨在希望用這一方式讓垃圾分類走進更多家庭,喚醒更多村民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新時尚中來,用小積分解決大問題,小垃圾兌換大‘美麗’。接下來,我們將加大力度,引導全體村民自愿參加積分兌換活動,使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讓垃圾分類從口號變成習慣,引導群眾實現從‘隨地扔’到‘扔進桶’再到‘分類送賺積分’的轉變!”吉格斯太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吳虎鵬說道。
(來源: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