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用心用情用力筑牢防疫安全防線 |
【政公網】
欄目:浙江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8-08 21:52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8月8日(農歷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用心用情用力筑牢防疫安全防線。
義烏市“8·2”疫情發生后,為及時阻斷新冠疫情傳播鏈條,連日來,婺城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沖鋒戰“疫”一線,全力為婺城人民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在公共商超、高速路口、核酸檢測點位等地,留下了一個個辛勤工作的身影,也留下…
|
北京時間2022年8月8日(農歷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用心用情用力筑牢防疫安全防線。
義烏市“8·2”疫情發生后,為及時阻斷新冠疫情傳播鏈條,連日來,婺城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沖鋒戰“疫”一線,全力為婺城人民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在公共商超、高速路口、核酸檢測點位等地,留下了一個個辛勤工作的身影,也留下了共抗疫情的暖心故事……
守“中門”管“小門”筑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復雜嚴峻,連日來,婺城區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緊盯重要關口,全力守好“中門”,管好“小門”,護好“家門”,切實扛起責任,筑起堅固防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守“中門”強化交通暖心服務點防疫舉措
為筑牢“外防輸入”防線,連日來,婺城區進一步強化各個交通暖心服務點管理,嚴格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舉措,對各點位出入車輛、人員進行逐一檢查,全力守好城市防疫“中門”。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的重要關口。8月4日上午,在杭金衢高速金華收費站,工作人員正在對現場預警系統播報的車輛引導至專用車道實現精準防控,并要求預警車輛內的每一名乘客配合“一掃三查”工作、進行核酸檢測。
“每一輛預警車輛都要進行徹底地檢查,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現場,婺城區交通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俞玉園向記者介紹,工作人員在“一掃三查”過程中,如果發現車內人員的健康碼、行程碼異常或是存在重點地區旅居史的,會在車頭貼上醒目的紅色貼紙以便區分,并將其引導至臨時停車場。所有乘客在登記個人信息以及詳細行程軌跡后,會被推送給目的地鄉鎮等待對方給出下一步管控措施。
高鐵站由于其人流量大且旅客來源復雜的特點,同樣成了疫情防控的主戰場之一。當日,記者來到金華高鐵站出站口,看到出站旅客們“一人一道”,主動配合現場工作人員的“一掃三查”工作。現場還設有核酸檢測臺,所有旅客在出站前需要配合進行核酸檢測。
金華站防疫工作負責人陳衛東告訴記者,金華站每天的客流量超過3萬人,其中每天都會有1000余名存在重點地區旅居史的乘客返金。為嚴格落實返金旅客防疫管控工作,金華高鐵站從8月4日起要求所有出站旅客核酸檢測“落地檢”。
現場還設有為重點地區旅客設立的專用通道。據介紹,來自重點地區的旅客在下車后便會有工作人員在站臺上與之對接,通過專用通道將其引導至留觀區等待下一步檢查。他們由于目的地不同會被分往不同的留觀室短暫停留,轉運干部會在完成旅客的健康信息登記核對工作后盡快與其目的地鄉鎮(街道)對接。“我們一定嚴格遵守相關防疫規定,全力守好防疫‘中門’,不讓任何隱患威脅到市民們的健康安全。”陳衛東說。
管好“小門”多措并舉落實“一掃三查”
8月4日凌晨4時左右,婺城區白龍橋鎮華電新村社區居民羅風英已早早起身,穿上了紅馬甲,來到社區暖心服務點開始一天的“一掃三查”工作。
“來往大多都是十二局上班的老熟人,但我們應檢盡檢,只認‘碼’不認人。”羅風英今年74歲了,入黨50多年,當社區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參與時,她主動擔當,沖鋒在前,自覺投身到守“小門”的工作中來。羅風英告訴記者,自8月3日開始,她便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根據報備信息及大數據反饋信息,挨家挨戶排查宣傳,確保不漏一戶一房,不留死角盲區。
“疫情面前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我是幾十年的老黨員了,更應該為社區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羅風英笑說。
如羅風英一樣,在婺城區各個鄉鎮(街道)、村社的入口,都能見到“紅馬甲”忙碌的身影。他們聞令而動,沖在一線,筑起疫情防控“紅色防線”。
為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除了守好村社“小門”外,婺城區在商超、綜合市場、醫院等各類公共場所都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守好“入門關”,落實“一掃三查”及通風、消殺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對進入公共場所人員做到“逢進必掃、逢進必驗”。
早上8時左右,記者在大叢林藥房白龍橋店看到,該藥店入門處張貼著“金華防疫碼”的圖識,以及佩戴口罩和消毒提示,店門口還擺放著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和信息登記簿。
“藥店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窗口,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店長張晴說,一直以來,該店嚴格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讓消費者掃碼、測溫、佩戴口罩。
“現在,上門買藥的顧客已經養成自覺掃碼測溫的良好習慣,對于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我們也會在記事本上登記相關信息。”張晴表示,按照要求,如若發現發熱病人或掃碼異常的情況,他們將會立即通知當地疫情防控部門,并將發熱病人信息、接診情況上報主管部門,切實發揮好零售藥店“哨點”作用,筑牢疫情防控堅實屏障。
民以食為天,“菜籃子”“果盤子”更事關群眾健康安全。當天,記者在葉店綜合市場看見,三個進出口都有防疫專員堅守到位,并嚴格按照戴口罩、查驗健康碼、行程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檢查程序,保障進入綜合市場人員達標防疫要求。
葉店綜合市場經理葉桂新向記者介紹,除了強化各類卡口管控、逐人落實掃碼測溫戴口罩之外,該市場還安排了4名市場專員進行巡查,不斷提升市場防疫隊伍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早晚對經營攤位開展消殺工作,并在宣傳喇叭里不間斷循環播放,讓防控政策聲聲入耳、防護知識“通”往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該市場內部還設置了核酸采樣室,由一名志愿者負責掃碼登記,一名檢測人員進行核酸采樣,還有市場專員在現場提醒群眾保持安全距離,維持秩序。
李先生是該市場一家蔬果店老板,來到核酸檢測室前排隊等候,僅三四分鐘便完成了核酸采樣。“對我們來說,十分方便,走幾步路就到了,也不耽誤生意!”李先生說,核酸采樣點設立后,這里的經營戶們從過去核酸三天一檢變成如今一天一檢,暖心又方便。
戰“疫”路上的暖心瞬間
義烏市“8·2”疫情發生后,8月3日,婺城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通告,于8月4日至8月6日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當晚,婺城全區上下聞令而動、快速反應,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迅速下沉疫情防控一線,筑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在這場“大考”期間,每一個時間刻度里,都藏著許多故事,正在溫暖上演。
這一幕很暖心
“有人暈倒啦!”8月4日早上,婺城區城北街道站前社區太陽豪庭核酸檢測點,一位隊伍中的女孩突然倒在地上,臉色蒼白,周圍的人見狀紛紛圍了上去,第一時間拿來小板凳,將女孩慢慢扶起坐下。
由于天氣炎熱,女孩可能是出現中暑癥狀,于是有人拿出隨身攜帶的藿香正氣水喂給女孩。在大家的詢問下,女孩表示自己早上起來并未吃早飯,可能一時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我這有巧克力,快吃點”“我的早飯給你吃吧”······一時間,大家紛紛拿出吃的給女孩,女孩也在進食后慢慢臉色好轉,最終順利完成了核酸檢測。
幸好有你——“志愿紅”
“這次核酸采樣多虧有你們幫忙,謝謝啊。”近日,在城北街道祝豐亭社區婺商公寓小區里,70多歲的章大爺感激地對志愿者蔣璐婷說道。
8月4日至6日,婺城區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區財政局60余名工作人員積極投入社區參與志愿服務,成為抗疫一線的暖心守衛者,蔣璐婷也是其中的一位。
章大爺是蔣璐婷在入社區時發現的特殊情況。老人年齡偏大,聽力不太好,腿腳又不便。當天,當蔣璐婷留意到章大爺正雙手緊握輪椅吃力前行時,她立即上前主動當起護送員,幫助他一路順利完成核酸檢測。
實際上,在本輪核酸檢測采樣中,像章大爺一樣享受暖心服務的社區居民還有很多。考慮到轄區內高齡尤其是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眼下,志愿者們正和醫務人員一道主動上門服務,進一步落實應檢盡檢,將“關愛”傳遞到千家萬戶。
核酸檢測不落一人
“沒有健康碼我們就提早準備了預約二維碼,現場就聽工作人員的安排,天氣炎熱,大家互相理解,爭取早點結束。”近日,雅畈鎮村民呂大爺向記者說道。
據介紹,面對烈日的“烤”驗,該鎮在每個點位為群眾、醫護人員和志愿者準備了防暑藥品,確保“核酸檢測不落一人”的同時,跑出全員核酸檢測“加速度”。
與此同時,蔣堂鎮的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志愿者和下沉干部也已集結完畢,開始進行核酸檢測采樣工作。面對高溫,大家以行動彰顯全員核酸檢測“婺城溫度”。
在開化村,一名老人因行動不便不能前往核酸檢測采樣點,當天,該村的核酸采樣小分隊主動到該老人家中提供“上門服務”,為其在家中進行核酸檢測。“我們已經提前摸排了村中的老人,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組建了核酸采樣小分隊主動上門服務。”該鎮聯村干部黃毅清介紹道。
辛苦了,“大白”
8月4日上午,在金華高鐵站出站口,核酸檢測人員陳梅貞趁著工作間隙,拿起一袋冰塊放在頭上、脖子上降溫。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車站出口不能開空調,原本天氣就十分炎熱,身穿防護服的“大白”們更是酷熱難耐,只能采取這樣簡單方式來暫時降降溫。
同心戰“疫”有你有我
8月6日上午9時22分,婺城區氣象臺再次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高溫天氣為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也帶來了更多挑戰。全副武裝的“大白”,堅守前沿的“紅馬甲”,不辭辛苦的物業人……從酷暑白日到沉沉黑夜,婺城各行各業凝心聚力,用堅守與奉獻構筑起一道健康防線。
3天,2萬+金華高鐵站嚴把“輸入關”
上午10時是金華高鐵站往返旅客高峰時段,記者在出站口看到,4名醫護人員有序為出站旅客做好核酸檢測采樣工作,確保“落地即檢”、不漏一人。
“不用緊張,啊,張嘴!”眼前,金華眾康康復醫院的醫務人員陳梅貞將樣本放入采樣管,并用消毒液洗手做好衛生工作,隨即進行下一次操作。整個咽拭子采集過程雖然不到1分鐘,但一套動作一天工作中她要重復上千次,常常累得胳膊無比酸疼。
“我們始終會盡自己的努力,守好城市‘大門’,讓大家的健康安全多一份保障。”陳梅貞說,自己是義烏人,雖然牽掛家鄉,但在日常工作中因為同事們的堅守與鼓舞,還有旅客的配合,都讓她更有力量去面對一天天的挑戰。
夏日炎炎,記者在該高鐵站核酸采樣現場發現,雖有冷風機、落地風扇助陣,但醫務人員的防護服還是被汗水打濕,因為悶熱,她們的防護面罩上也蒙上了一層模糊的水汽,即便如此,依舊無人抱怨退縮。據了解,高鐵站的核酸檢測工作一天三班倒,由于防護服的穿脫不方便,為了減少防疫物資的浪費和節省穿脫防護服的時間,醫務人員不敢多喝水,除了吃飯時間外,便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工作中。
婺城區衛健局醫政醫管科科長金云貴表示,自8月4日上午8時開展落地檢以來,婺城以最有力的防疫措施,嚴把“輸入關”,守好“防控門”。截至8月6日15時,金華高鐵站核酸采樣點共檢測22918人次,單日最高核酸檢測達9965人次。
“銀發”“青絲”攜手筑起戰疫“紅色防線”
在白龍橋鎮華電新村社區暖心服務點,一群身穿紅馬甲的銀發志愿者無疑是眾人眼里最為靚麗風景。這些志愿者的平均年齡已過60歲,最大的也有74歲,他們本可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卻不懼高溫“烤驗”,堅守在平凡崗位上,對進入社區車輛、人員一一進行查驗。
“進門掃碼一直是我們社區的‘鐵律’,從今年春節后,我一直參與志愿服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刁鵬鐸今年66歲了,入黨40年,退休以來,他像一顆螺絲釘幾乎天天“鉚”在社區,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當好群眾“貼心人”。“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只要有需要,隨時能上崗!”刁鵬鐸笑說。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華電新村社區,像刁鵬鐸這樣的紅色身影有很多。“每到疫情反復,我們社區的銀發志愿者們就熱情參與,集體出動。”華電新村社區下屬黨支部書記李新寶告訴記者,目前,該社區暖心服務點共有二十六七名志愿者輪流值守,他們大多是退休職工干部,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老黨員。雖然有的已經兩鬢霜白,但當社區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參與時,他們主動請纓、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筑起疫情防控“紅色防線”。
點燃紅色引擎、凝聚“銀發”力量。當天,除了華電新村社區的銀發志愿者站好崗、帶好頭,參與志愿服務的還有婺城交投集團的年輕身影。
測量體溫,“一掃三查”……這些防疫工作對于該集團“00”后工作人員傅子彤來說已是十分熟練。傅子彤告訴記者,自己有多次參與公益服務的經驗。作為志愿者中的年輕力量,他坦言,“夏日的陽光很‘毒’,工作也瑣碎枯燥,但疫情防控需要用青春和熱血彰顯擔當,這就是我們這一代的精氣神兒。”
物業當起“大管家”守好防疫“最后一公里”
這幾天,每天清晨4時許,王航就按下了工作日程的啟動鍵。作為白龍橋鎮中濟社區繽虹星城的物業經理,他睜眼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物業與社區的防疫工作對接群,接收任務,部署工作。并在4時30分準時出發,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將醫務人員接到小區。
安排場地,搬運物資,強化出入口管理,維序核酸檢測現場……王航告訴記者,繽虹星城入住居民1000余戶,為確保小區業主應檢盡檢,每天除了在業主群里通知外,他也會拿著播音喇叭在小區里來回穿梭。“喇叭的靈活宣傳,彌補了老年人對微信等互聯網平臺接受程度低的短板,在每個早晨核酸檢測工作中,不少老人都能早起到達現場。”王航說。此外,對于小區內“紅黃碼”居民,物業工作人員則會一一上門“守護健康,暖心掃碼”,確保疫情防控落實到每一個人。
據悉,此次義烏“8·2”疫情發生以來,引起了不少居民的擔憂,面對業主群里眾人的不安擔憂,王航細心寬慰,并勸告大家物資供應充足穩定,不要盲目囤貨。
溫暖是相互的,這些既細心又暖心的舉動也照亮了小區居民戰“疫”路。這幾天,小區一業主為物業送來了200多個口罩,希望可以為核酸檢測現場沒戴口罩的鄰居們提供幫助;同樣從事醫療行業的業主胡榮倩和楊俊鋒今天一早也紛紛穿上了隔離衣、戴上防護面罩,為小區防疫工作助力護航;每天上午9點之前,全員核酸檢測皆已完成,不少人前去上班時也不忘對他們真摯地道一聲“謝謝”……
“小區是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我們有經驗也有信心去配合政府和社區做好各項防疫工作,守護每位業主的健康安全。”王航說。
(來源: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