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高校畢業生及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情況 |
【政公網】
欄目:青海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7-21 21:38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7月21日(農歷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高校畢業生及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情況。
今年以來,互助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穩就業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強化組織保障,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實現全縣就業局勢穩中向好。…
|
北京時間2022年7月21日(農歷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高校畢業生及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情況。
今年以來,互助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穩就業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強化組織保障,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實現全縣就業局勢穩中向好。互助縣現有18-45歲的勞動力約15萬人,2022年上半年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6.02萬人次,實現轉移就業收入5.03億元。其中:跨省轉移就業6512人次,省內跨區轉移就業27784人次,就地轉移就業25944人次。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技能培訓,提升技能水平。認真落實“技能提升專項行動”部署,對有培訓、就業意愿的城鄉各類勞動者,組織開展有針對性、時效性的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增強了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今年以來,通過實施進城務工人員技能培訓、城鄉未就業勞動力技能培訓、雨露計劃等培訓項目,先后培訓4000余人次,勞動力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加強就業服務,促進轉移就業。積極搭建就業服務平臺,為城鄉各類勞動者提供政策宣傳、崗位推薦、職業指導、權益維護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有力促進了城鄉勞動力有序轉移輸出。今年以來,舉辦“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東西部協作專場招聘會”等勞務對接活動10期、推送崗位信息1000余條、提供崗位約3000余個,通過就業崗位信息推送宣傳累計實現就業600人,組織有意愿勞動力到無錫就業140人。
(三)加強政策扶持,推動創新創業。全面落實創業補貼政策,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戶900萬元,落實創業貸款貼息20人1.6萬元,發放創業補貼40萬元,兌現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110人11萬元。充分發揮創業孵化基地服務功能,通過創業孵化基地成功吸納創業企業16家,帶動勞動者就業200人。
(四)加強崗位開發,促進就近就業。開展公益性崗位需求和勞動力就業意向摸底調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發了村道保潔、辦公室助理等農村、企事業單位公益性崗位,安置各類城鄉勞動者就業565人。全面落實就業扶貧、返鄉創業等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經營主體吸納城鄉勞動力就業,發放企業穩崗補貼247家184.06萬元,惠及職工4047人。
二、存在的問題
1.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偏高,多偏向于機關事業單位,邊打零工邊復習備考現象較多,自主創業意識不強、熱情不高。據統計,目前全縣11557名高校畢業生中,實現自主創業的450余人,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實現就業的不足20%,其余的都以打零工為主,就業不穩定。
2.近年來,快遞小哥、房屋中介服務、微商、網絡主播等靈活就業人員數量龐大,崗位不穩定,社會保險、勞動維權等自身利益難以有效保障。
3.大部分農村勞動力未受專業技能培訓,綜合素質普遍較低,只能從事單純的體力勞動,勞動力素質與用工企業要求不相符現象較為突出。據調查,全縣農村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的勞動力占11%,小學文化程度的占2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8%,受過專業技術培訓的僅占2.53%。
三、意見建議
建議一:針對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從國家層面出臺優惠政策,為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創業平臺和機會。
建議二:國家和省級層面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有效解決職業技能培訓資源缺乏的問題。
建議三:加大對互助家政、鄉村旅游、特色餐飲等產業扶持力度,挖掘更多適合高低不同層次勞動力就業的崗位,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更多就近就業機會。
建議四:加大本土中小企業培育力度,通過財稅金融方面的支持,幫助企業解決資金流量問題,增強本土造血功能,創造大批就業崗位。
(來源: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