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7月13日(農歷2022年6月15日),星期三,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紓困的決心復蘇的信心丨匯川:“紅領管家”助企紓困,破題經濟發展。
數條生產線傳送帶緩緩轉動著,工人們整齊地分坐兩旁有序組裝音響,這是位于匯川區高坪街道的貴州圣凱德科技有限公司每日最常見的場景。
但回到剛成立時的2016年,圣凱德還無力支撐這么大的生產規模,其中一個…
|
北京時間2022年7月13日(農歷2022年6月15日),星期三,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紓困的決心復蘇的信心丨匯川:“紅領管家”助企紓困,破題經濟發展。
數條生產線傳送帶緩緩轉動著,工人們整齊地分坐兩旁有序組裝音響,這是位于匯川區高坪街道的貴州圣凱德科技有限公司每日最常見的場景。
但回到剛成立時的2016年,圣凱德還無力支撐這么大的生產規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原材料運輸出現短板。
“我們裝配音響的很多材料都要從外地,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工廠進貨,運輸成本太高,有時貨車陸運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還會出現原材料供應不上的情況。”貴州圣凱德科技有限公司經理何秋海直言,這對于那時剛起步的公司來說負擔有些沉重。
盡管物流便捷能帶來“遠水”,但解“近渴”還需要聚焦于打造一條強供應產業鏈。
近年來,匯川區各職能部門以“強鏈補鏈延鏈”為突破方向,將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積極引進現有企業的上下游原材料及包裝企業,打造“一條龍式”產業鏈條。
“根據‘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原則,我們通過黨員干部定期深入走訪梳理企業存在的困難問題,及時將企業困難、問題交辦相關部門,從項目建設、要素保障、降本減負、產業資金支持等多方面助企紓困,全力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匯川區工業經濟局產業股負責人馬越說。
如今的圣凱德周邊多了紙箱、線材等配套企業,有效擴大了該公司的生產空間,助推其成為匯川區數一數二的出口商。
目前,圣凱德生產的液晶電視、藍牙音響等產品已出口至東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地區的近60個國家,實現產值2億元,創匯2140萬美元,上繳稅收300多萬元。
“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配套企業進駐園區,和我們公司共同形成一個有機發展的產業集群,一起把本地經濟做大做強。”何秋海說。
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不止一種,政府服務市場主體的道路也不止一條。
近年來,匯川區各科局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充分發揮作用,做好企業服務的“紅領管家”,進企業、問需求,以上率下、主動作為,建立黨員包保企業制度,按照清單責任限時辦結制,從政策、資金、配套等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助企紓困,提升市場活力,提振經濟發展動力。
乘著醬酒發展的東風,貴州珍酒發展迅猛,日前珍酒三期趙家溝項目4.6萬噸制曲車間已成功投產,在產能提升背景下,相應制曲、釀酒等對口專業將出現一定人才缺口。
“我們的規劃是在2025年做到IPO主板上市,按照這個時間節點,未來我們的產量要突破10萬噸,生產加上銷售系統員工總數大概要達到23000人,人才需求量大。”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李文說,今年以來,貴州珍酒已經通過專場招聘會、聯合培養等方式吸納了不少人才,既有基層釀酒員工,也有優秀高校畢業生作為將來的管理人才儲備,“市、區各級的就業部門也對我們開展常態化的走訪,將最新的就業政策送進企業,方便我們更高效地簽下急需的人才。”
問需于企,黨員先行。為合理、有機銜接人才與崗位,達成求職者與企業的雙贏,匯川區就業局圍繞“黨建+業務”模式,將黨建工作與促就業工作同向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聯合轄區各鎮(街)、村(社區)黨組織開展就業培訓、招聘會等相關活動,為求職者謀得理想職業,為企業輸送優質人才。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匯川區共開展招聘會44場,吸引572家企業參加,達成就業意向1567人。同時走進園區,定向為園區企業服務5次,50家園區企業得到服務,達成就業意向900余人。
除定點推薦人才外,匯川區就業局更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設置企業服務專欄,專門為企業提供人才服務工作。
“我們還將對重點服務企業進行走訪,完成企業用工需求統計,并設立重點企業人社服務專員,提供人員招聘、職工技能提升培訓、人社政策咨詢等服務,實現人社就業工作服務常態化。”匯川區就業局職業培訓股負責人鄒振華表示。
(來源: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