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市崇明區:這群崇明人奔赴靜安區社區抗疫第一線 |
【政公網】
欄目:上海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5-27 20:59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5月27日(農歷2022年4月27日),星期五,上海市崇明區:這群崇明人奔赴靜安區社區抗疫第一線。
5月4日,崇明區區級機關工作黨委成立支援靜安區疫情防控攻堅工作臨時黨支部,來自崇明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50名青年志愿者,匯聚在黨旗下,組成“瀛洲黨員突擊隊”,爭當“戰斗堡壘排頭兵”,奔赴靜安區社區一線參與抗疫工作。
他們“聚是一…
|
北京時間2022年5月27日(農歷2022年4月27日),星期五,上海市崇明區:這群崇明人奔赴靜安區社區抗疫第一線。
5月4日,崇明區區級機關工作黨委成立支援靜安區疫情防控攻堅工作臨時黨支部,來自崇明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50名青年志愿者,匯聚在黨旗下,組成“瀛洲黨員突擊隊”,爭當“戰斗堡壘排頭兵”,奔赴靜安區社區一線參與抗疫工作。
他們“聚是一團火,散似滿天星”,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服務大局,聽從指揮,艱苦奮斗,不忘初心,為群眾辦實事,面對困難敢突擊,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齊心協力。
奉獻愛心,排憂解難,回應群眾需求有溫度
在社區工作的志愿者們,是與群眾對接的第一線。如何做好網格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為孤寡老人、殘障人士、低保失業家庭等特困群體提供保障,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是對志愿者們提出的重大考驗。
“為了更好地配合居民區工作,我們成立了‘需求調研組’,并給居民區劃分為多個工作網格,分小組上門了解基本生活需求并及時向街道反饋解決。”崇明區支援靜安區疫情防控攻堅工作臨時黨支部書記王沖說。
在滬北居民區,志愿者們會同居委會干部和社區巡邏力量,將居民區2016戶居民劃分為6個網格塊,每日上午以2人為一組,分頭前往各個樓棟,挨家挨戶開展入戶調查。其中,網格塊長與點位長、居民區書記保持溝通,確保工作步調一致。社區老年人居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居民生活保障的任務繁重。許多在平時毫不起眼的事情,在疫情封控之下也變得困難。購物買菜,需要配送;外賣快遞,需要上門;常用藥品,需要代購;防疫物資,需要搬運……而這些都需要志愿者們一一去做。
在一次走訪排查中,志愿者們得知滬太路651弄、631弄的居民急需心臟病、糖尿病等治療藥品。志愿者們主動請纓到醫院為43戶居民配來了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的急需藥品近600余盒。志愿者吳晨誠冒雨為癱瘓在床的80多歲老人送去老人隔尿褲,拿到個人急需用品后,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5月19日,志愿者陸路、顧佳瑜、張嘉誠三名同志,得知小區有一名5歲兒童患有嚴重哮喘病,藥品已經用盡,一旦發作可能危及生命健康,而特效藥只有上海兒童醫院能配到。三名同志商量下來,盡量不給居委會添麻煩,把保障車輛留給運送物資的人員,選擇騎行前往位于北京西路的上海兒童醫院為患病配藥,沿途還要到同濟醫院、第十人民醫院、瑞金醫院等其他有應急需求的群眾配藥。傍晚五時回到居委會,大家一看騎行里程往返了26公里,志愿者陸路第一時間將藥品送到患兒家中,家長微信轉賬執意多轉100元“辛苦費”,陸路當場婉拒,并回復“我們是崇明的志愿者,幫助這邊的老百姓是應該的,這錢咱不能收”。
服務熱心,維系群眾,優化暖心服務有厚度
疫情封控常態之下,居民的情緒也容易發生問題。崇明志愿者們用情用力聯系服務群眾,傾聽居民心聲,了解訴求、解決煩惱,加強與居委溝通反饋,架起居民與居委溝通的“連心橋”。
開展轉運工作的志愿者,在轉運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困難群眾。有的群眾身體不便,坐著輪椅;有的群眾對轉運有抵觸情緒,緊張焦慮;有的群眾居無定所,解除隔離后無家可歸……
志愿者們總是以最大的熱心和耐心做好服務,通過幫助困難群眾上下車、安撫轉運群眾情緒、溫馨問候、友情提示等方式,體現志愿者和群眾之間濃厚的“人情味”。在一次轉運過程中,志愿者張海谷得知一名剛出方艙的80多歲的老人,容易暈車,不能久坐,于是他和駕駛員商量,在照顧到老人個體需求基礎上,設計最優行車路徑,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老人運送到所在的小區,讓群眾多一份安心、多一份舒心。
志愿者們設身處地,運用鄉音鄉情來勸慰居民。志愿者鄔亮、周輝遇到情緒激動不肯配合的轉運人員,第一時間引導勸說,有效化解矛盾,圓滿完成任務。志愿者張政、張弘陽,在掃街掃樓過程中,得知一名群眾的柯基犬走丟了,焦急萬分,他們在協助做好核酸檢測后,沒有馬上回去休息,繞著居民區幾經周折,終于找回群眾走失的愛犬,并聯系居委會送到主人家中。志愿者邵圓夢在上門抗原檢測過程中,得知洪南山宅居民區一名70多歲的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不方便下樓做核酸,便積極與居委會和負責采樣的醫生溝通,為老人上門核酸采樣,解決了老人“最后一步路”的問題。5月14日,滬北新村居民區一幢封控樓內,一名84歲的孤寡老人不顧勸阻,執意要下樓。志愿者包時文耐心勸解,當得知老人有喝可樂的習慣,且長時間沒有喝上可樂,忍不住出門購買。在告知當前社區居民足不出戶的管理要求后,他千方百計為老人送去了2瓶可樂,老人拿到后非常感動,并表示一定配合志愿者工作,不給社區抗疫添亂。
保持恒心,堅持不懈,嚴格規范防疫有力度
隨著防疫形勢不斷發展,工作中的困難也不斷變化。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5月17日全市16個區實現了社會面清零,成績來之不易,更應清醒堅定。志愿者們始終保持優良作風,接續奮斗,勇于擔當,共同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帶頭當好“宣講員”“示范者”“貼心人”,拿出與病毒賽跑的姿態,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和良好形象筑牢疫情防控線。他們保持清醒頭腦,認真細致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嚴格落實防護措施,帶頭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章制度。
開展輔助核酸篩查的志愿者,根據醫務人員要求,協助進行核酸掃碼,抗原檢查,核酸報告查看等任務,疑似病例及時上報。積極協助街道、居委會開展流調排查,數據統計、物資發放、輿情處置,及時應對突發狀況。穩慎做好釋疑解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增進共識等工作,形成牢固凝聚黨群干群關系的同心圓。
初到靜安的幾天,天氣炎熱。即使是在室外陰涼處,穿上全套的防護服也像洗桑拿一樣,悶熱難耐,一天穿下來,就像在水里泡了一天,手腳的皮膚發白褶皺。轉運組4名志愿者每天頂著炎炎烈日開展工作,全程穿著防護服,車窗緊閉、不開空調,車里如同蒸籠一般,往往熱得汗流浹背。為了克服道路不熟、轉運病人臨時增加等諸多困難,每天下崗之后,志愿者還要不斷熟悉地圖,通過手繪行車路線地圖,優化線路設計,提高工作效率。消殺組2名志愿者也積極對接居委、小區物業、快遞和保供商戶負責人,解決快遞物資消毒流程不規范,街面生活垃圾未消毒清運等各種問題。
遇到突發情況,加班加點更是工作常態,對此志愿者們也毫無怨言,隨時準備戰斗。5月13日傍晚,志愿者張海谷接到夜間轉運密接人員的通知,沒顧得上吃口飯,二話沒說就直接返崗工作直到深夜。當得知街道轉運任務重、人手少,志愿者甄現勇主動增援,一起投入轉運戰斗,當結束緊張繁忙的工作,返回住處已是凌晨一點。
安裝隔離門磁,不僅是一項技術活,有時還是一項體力活。志愿者李科學帶領伊廷權、倪雙騁兩名“90后”志愿者,上門為出艙居家隔離的群眾安裝隔離門磁,半天時間上下樓近400層,當完成任務這些“大白”脫掉防護服時,已是渾身濕透。
5月17日,志愿者沈慶、楊智豪早上6:45就準時出現在芷江西路大統路933弄、1033弄小區,這是個典型的老舊小區,一梯六戶,一共20個樓棟,1200多人。面對聚集性居住和已經被封控在樓里40多天的居民,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繁重的任務,還有不安、焦慮的居民。天氣悶熱、工作強度大,連續工作到下午13:45,他們終于協助做完兩個小區820人的核酸檢測以及現場消殺工作。回到居委會,癱坐在沙發上,身體出現一定的中暑癥狀。在癥狀緩解后,他們沒有選擇回住處休息,繼續投入工作,深入小區開展流調摸底、發放物資,居委會干部連續向兩名同志豎起大拇指。
凝聚信心,抗疫必勝,堅持黨建引領有深度
直面疫情,每一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個支部都是一座堡壘。在支援靜安疫情防控攻堅工作中,臨時黨支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每一位黨員都在抗疫一線發揮模范帶頭和示范引領作用,增強信心和決心,堅決啃下硬骨頭、打贏攻堅戰。
堅持黨建引領,弘揚“抗疫精神”,崇明區支援靜安區疫情防控攻堅工作臨時黨支部組織黨員,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開展“瀛洲先鋒,助力靜安抗疫”黨員群眾“1+1”結對幫扶主題活動,發揮黨員在帶思想、帶作風、帶抗疫方面的積極作用,實現“1+1>2”的互助共進效果。活動開展以來,30名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工作中主動亮明黨員身份,爭創黨員先鋒崗,奮勇向前、克難攻堅,帶動結對團員青年和群眾不斷進步。團員青年在抗疫一線,用行動詮釋了責任擔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8名同志在抗疫一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5月13日晚20:00,臨時黨支部通過視頻會議方式,組織召開“黨建帶團建,齊心抗疫情”——全體黨員擴大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組織7名黨員開展“政治生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組織青年黨員、團員,結合疫情防控和個人思想工作實際,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凝聚守“滬”家園共識,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枯燥而艱苦工作,有時候還要面對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絕大多數群眾也非常理解配合,但有些居民因長期封控在家,生活不便,心理壓抑,遇到上門做工作的志愿者,有時情緒激動,甚至把志愿者當成‘撒氣桶’,盡管我們保持理性克制,但內心深處還是會感到無奈和委屈”“遠離家人和親朋,長時間保持高強度高風險工作狀態,很容易感到孤獨和疲憊”……下沉社區一線工作的志愿者在私下交流時,傾訴了憋在心里的苦惱。在了解到志愿者心理上出現的苗頭傾向,臨時黨支部想方設法關心關愛志愿者的心理健康,主動聯系到一位曾參與汶川大地震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援助的資深心理咨詢師。5月18日晚,以線上視頻會議方式,專門組織了一場“疫路同行,護航心健康”團體心理輔導主題活動,通過專業的心理疏導,有效提振了士氣,也增強了團隊戰斗力。
自5月4日以來,截至發稿,志愿者們共完成核酸檢測現場輔助105252人次,檢測試管貼碼18424管,發放抗原試劑8797人次,轉運人員1419人次,入戶調查2741戶,核實各類信息3803條,為居民代配藥7658盒,搬運各類物資共計27468箱,完成病例統計822戶1115人次,發放消殺宣傳單6270張,整理街道終末消毒工作現場評估表2388份。
黨建引領下的志愿服務,匯聚力量出實招,服務群眾辦實事,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第一線。
(來源: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