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好多元解紛“組合拳” |
【政公網】
欄目:廣西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5-16 22:48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5月16日(農歷2022年4月16日),星期一,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好多元解紛“組合拳”。
青秀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堅持創新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緊扣“五個著力點”,推行公共法律服務+矛盾糾紛調處新模式,聚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與矛盾糾紛調處相融合新向標,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
|
北京時間2022年5月16日(農歷2022年4月16日),星期一,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好多元解紛“組合拳”。
青秀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堅持創新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緊扣“五個著力點”,推行公共法律服務+矛盾糾紛調處新模式,聚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與矛盾糾紛調處相融合新向標,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一、以打造公共法律服務+矛盾糾紛調處為著力點,創新多元解紛工作新模式
一是加強公共法律服務與矛盾糾紛調處的融合,構建公共法律服務+矛盾糾紛調處“一攬子”服務平臺、2個功能服務區(接訪調解區、法律服務區)、4個便民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行政調解中心、司法調解中心、人民調解中心)的“1+2+4”模式,打造集法律服務、矛盾化解為一體的一站式平臺。
二是引入行業性調解委員會、法律援助、專業律師、法學會會員之家等資源,搭建行政調解指揮調度平臺,會同青秀區人民法院制定多元化解糾紛工作聯動機制方案和實施細則,拓寬訴調對接渠道,打造全流程式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青秀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值班律師解答群眾法律問題
二、以優化基層公共法律服務質效為著力點,發揮矛盾糾紛化解“法律助手”作用
一是構建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陣地,為群眾和企業尋求法律幫助,提供便捷服務,引導群眾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化解糾紛。
二是鋪開“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在轄區各村(社區)遴選優選出354名“法律明白人”培育對象,為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建設、防范和化解矛盾糾紛打下良好的人才隊伍基礎。
三是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23家律師事務所,5家基層法律服務所參與到村(居)法律顧問工作,122名律師及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130個村(居)的法律顧問。
村(居)法律顧問為村(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三、以強化人民調解組織網絡作用為著力點,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一是搭建調解中心、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人民調解工作網絡,就地化解、逐級化解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矛盾不上交”。
二是整合物業糾紛、勞動爭議、醫療糾紛、訴前聯合、交通事故等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隊伍,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設,及時有效地化解特定行業和專業領域出現的難點、熱點矛盾糾紛。
三是建立“親群眾”人民調解品牌,結合“警民聯調”工作,打造葉叔、老石、甘姐三大“警民聯調”品牌調解工作室。
四、以拓寬多元化解隊伍為著力點,引導第三方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
吸納有豐富法律知識、較強調解能力和廣泛群眾基礎的退休人員、醫生、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社會力量充實調解人才“專家庫”,形成多元主體調解力量。引入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對矛盾糾紛中的矛盾雙方不同特性和需求,開展情緒疏導并穩定心態,對有潛在個人極端行為的個體,及時開展心理評估和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咨詢專家對矛盾糾紛當事人進行心理疏導
五、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質量為著力點,有效維護群眾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放寬案件審批標準、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將23類與民生緊密相關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進一步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做好社會風險前端預防。加強法院、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落實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選派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促進司法公正。增設南寧市青秀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退役軍人工作站,推動法律援助關口前移,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整體布局,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