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犁州昭蘇縣護林員阿地肯·木卡:扎根深山30余年只為守護青山綠水 |
【政公網】
欄目:新疆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5-05 14:55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5月5日(農歷2022年4月4日),星期四,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勞動者之歌】護林員阿地肯·木卡:扎根深山30余年只為守護青山綠水。
4月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大會表彰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昭蘇縣林業和草原局護林員阿地肯·木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從事護林員33年來,阿地肯·木卡扎實苦干、奮發有為,…
|
北京時間2022年5月5日(農歷2022年4月4日),星期四,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勞動者之歌】護林員阿地肯·木卡:扎根深山30余年只為守護青山綠水。
4月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大會表彰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昭蘇縣林業和草原局護林員阿地肯·木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從事護林員33年來,阿地肯·木卡扎實苦干、奮發有為,為推動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默默貢獻著力量。
生態護林員是生態文明的踐行者,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也是森林資源保護的排頭兵。今年59歲的阿地肯·木卡數十年如一日,穿行在山林間,用汗水守護著綠水青山。
昭蘇縣賽肯吐別克林區是重點公益林,海拔在2200米左右,特克斯河從林區穿越而過。這里植被茂密,野生動物頻繁出入。每年11月大雪封山,到來年天氣轉暖后才能進入林區。這段時間,阿地肯·木卡收拾行裝,準備深入林區,開始今年的護林工作。
一大早,阿地肯·木卡的家人就忙碌著為他準備生活物資。裝好后他仔細用繩子綁好,便騎著摩托從位于洪納海鎮喀拉蘇村的家里出發,前往賽肯吐別克林區。
阿地肯·木卡的女兒拉扎提·阿迪肯說:“一年里面,有7個多月,爸爸是在山上工作,每次回來都是匆匆拿上一個月的物資,便又走了。他守護綠水青山付出了很多艱辛,雖然照顧不了家里,但是我和媽媽都很支持他。”
前往賽肯吐別克林區需要騎行3個多小時,來到賽肯吐別克林區護林員住地已是當天中午,阿地肯·木卡放下物資后,簡單的解決了午餐,便開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他穿行在熟悉的山間小路,左察右看,留意林地周圍的情況,密林深處,陣陣微風吹過,帶來絲絲寒意,跋山涉水數小時后,阿地肯·木卡的額頭上沁出了不少細細的汗珠。在平凡的護林崗位上,阿地肯·木卡走遍了管轄區域各個角落,為8000畝公益林撐起了“保護傘”,實現了林區33年零事故。
阿地肯·木卡說:“這一大片林子就是我第二個家,我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護林工作雖然很枯燥,卻意義重大,守護好祖國的青山綠水,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我也為我是一名護林員感到驕傲。”
成為護林員前,阿地肯·木卡以放牧為生,家庭收入微薄,為幫助他增加家庭收入,在1989年,林業部門將阿地肯·木卡聘為了昭蘇縣賽肯圖別克林區護林員,自此以后他就與看管的8000多畝公益林為伴,兌現著一個護林員對綠水青山的承諾。
昭蘇縣林業和草原局護林員監管員尼加提·阿合買提江說:“全縣一共有27名公益護林員,阿地肯·木卡是護林員隊伍中年紀最大的,也是護林時間最長的。他所在的林區面積大,條件相對艱苦,這么多年他始終兢兢業業,用心看護著林區的一草一木,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良好的生態資源是昭蘇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昭蘇縣為鞏固生態文明發展成果,讓山更青、林更密,先后對24萬畝公益林進行了管護。阿地肯·木卡只是昭蘇縣廣大護林員的一個縮影,他們用腳步丈量著家鄉的每一片綠蔭,用心守護著每一棵草木,以實際行動發揮著生態護林員的作用,筑牢了全縣森林草原生態屏障。
——昭蘇縣融媒體中心余碧江
(來源:新疆伊犁州昭蘇縣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