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管”到“治”,“城市管家”繡出“善治畫卷”——兗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工作綜述 |
【政公網】
欄目:山東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5-03-03 22:33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5年3月3日(農歷2025年2月4日),星期一訊:從“管”到“治”,“城市管家”繡出“善治畫卷”——兗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工作綜述。
“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也是城市建設成果的共享者。近年來,兗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工作理念,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推動城市管理治理水平…
|
北京時間2025年3月3日(農歷2025年2月4日),星期一訊:從“管”到“治”,“城市管家”繡出“善治畫卷”——兗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工作綜述。
“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也是城市建設成果的共享者。近年來,兗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工作理念,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推動城市管理治理水平持續提升,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質,在精管善治中繪就人民滿意答卷,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民生幸福更有質感。
強化“黨建+”引領體系建設鑄就紅色治理引擎
面對新發展階段使命任務,區執法局始終將隊伍建設作為固本強基的核心工程,堅持黨建引領城市管理工作,打造“五心”黨建品牌體系,以區執法局“城心向黨,溫情為民”黨建品牌為中心,鑄魂凝聚奮進力量,深入錘煉思想信念、提升執法效能、厚植為民情懷,著力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全面激活隊伍創新活力與攻堅銳氣。
開展黨建活動
“黨建+理論武裝”,在學思悟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把深化思想建設擺到重要位置,開啟“線上+線下”全方位優學模式,以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等媒體平臺為載體,認真開展每月主題黨日活動,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和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制度,抓實“三會一課”,筑牢理想信念堡壘;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積極組織教育培訓、廉政基地踐學、重溫入黨誓詞、參加“齊魯清風潤儒鄉”清官廉政史話巡展、開展黨組織書記講紀律黨課等活動,自覺接受黨性鍛煉和廉政洗禮。
“黨建+綜合執法”,在履職盡責中強化擔當意識。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把黨建工作的引領力、影響力,轉化為打好市容環境整治攻堅戰、完成重點任務目標的貫徹力、執行力。開展軍事大練兵活動,建立“園林、市政、環衛、路燈、綜合執法”五位一體的“行走兗州”徒步執法工作機制,由“單兵作戰”改成“協同作戰”模式,聯合徒步執法每日累計處理城市管理街面問題200余個。選派年輕同志參加崗位建功評比活動,以“三亮三比三創”活動為主線,積極培樹、宣傳先進典型,推進嚴格執法、文明執法,柔性執法,樹立城管新形象。
“黨建+群眾路線”,在為民解憂中踐行初心使命。牢固樹立執法為民思想,以“黨員在身邊,溫暖你我他”為主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防汛搶險、掃雪除冰等急難險重工作中,黨員干部不畏艱險、勇于擔當、沖鋒在前。深入推進“城管進社區”“執法力量下沉”等基層治理工作,充分利用城管系統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法律進社區”“垃圾分類進社區”“環境衛生整治進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先鋒模范作用,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織牢黨群一張“網”。
強化“大城管”治理體系建設,構建精致城市格局
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將“有品質”作為工作目標,以“城市美學”理念為引領,充分發揮“大城管”指揮棒作用,統籌調度各方力量,以迎難而上的拼勁、敢打硬仗的闖勁、久久為功的韌勁,全面提升城市面貌,以匠心精神推動精致城市建設。
文藝路口袋公園
市容環境秩序持續向好。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路域環境整治等工作,常態化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嚴格執行“721”工作法,全面清理整治店外經營、占道經營、私搭亂建、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潑亂倒、私設圍擋等臟亂差現象。不定期開展車輛停放、戶外廣告、餐廚垃圾、油煙擾民、施工揚塵等專項整治。堅持“作業再精細、標準再提升、工作再推進”工作標準,加快推進城市“凈化”,全力營造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的城市環境。
環境衛生質量不斷提高。結合市容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堅持“整治為主、整改結合”的原則,深入開展“道路見本色”、“牛皮癬”整治、站廁管理等專項行動,切實做好主次干道、環衛設施和“城市家具”等綜合保潔工作,采用“機械+人工”綜合作業模式,推動深度保潔和精細管理向支路街巷等延伸,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和提升城市品質,實現全區主次干道更加整潔靚麗、規范有序,功能完善、安全舒適。
綠化景觀品質逐漸提升。圍繞“園林城市”建設主題,科學規劃、精準施策,從細微之處著手,精心雕琢城市綠化景觀。大力開展城市精細化管護工作,從補植補栽、擺放花卉、景觀塑造,到完善口袋公園、綠地綠道等服務設施建設,全面優化城市綠化品質,滿足市民日常休閑、娛樂、健身、生活需要,提高精神文明素養,為人民群眾打造“綠色之城”“花園之城”“宜居宜業之城”。
強化“可持續”生態體系建設,打造“無廢城市”樣板
以經營城市理念整合社會資源,通過政策支持、創新投融資等方式,建設垃圾處理設施,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進一步推進全區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改善人居環境質量。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廠區
垃圾處理設施逐漸完備。2021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年處理生活垃圾量49.95萬噸,全區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2022年建成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規模為日處理餐廚垃圾200噸、廢棄油脂20噸,實現廚余垃圾全量資源化利用;2024年全區8個單位榮登山東省“無廢細胞”建設名單。
垃圾分類宣傳有聲有色。倡導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組織23支志愿者隊伍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進社區、進醫院、進機關等宣傳活動,發放宣傳手冊、明白紙5000余份,營造“垃圾分類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2024年區執法局1名同志獲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類達人說”二等獎,局機關榮獲“最佳組織獎”,位居全省前列。
建筑垃圾治理持續強化。推行建筑垃圾全過程治理,強化源頭管控、全過程管控,嚴格落實渣土處置核準制度,備案核準建筑垃圾清運公司18家,渣土車114臺,創新運用“信用+監管”模式,全部安裝GPS車輛定位裝置,完成智能監管平臺施工工地信號數據接入,實現工地、車輛、處置全鏈條閉環監管,加強渣土運輸企業及渣土運輸車輛監管,促進渣土運輸行業文明規范運行。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實現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綜合長效治理。
強化“為民生”服務體系建設,塑造幸福生活典范
厚植“人民城市”理念,將民生需求與管理要求相結合,推出一系列人性化、暖民心的舉措,以“微服務”點亮“微幸福”,聚力打造“民生城管”服務品牌讓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訪民情,察民心
“小站點”服務“大民生”,為流動攤販“安家落戶”。流動攤點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市容市貌,堅持民生至上的理念,疏堵結合,規范設置便民服務市場3個、“三亭”便民服務點78處、“三小”便民服務點46處、“四攤”便民服務點126處、夏秋兩季瓜果臨時銷售點4處、“潮汐攤區”10處,以溫情治理方式“引攤入市”,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在留住城市“煙火氣”的同時更具“整潔美”。
創新執法服務“新業態”,打通群眾訴求“最后一公里”。常態化開展“城管進社區”活動,積極推進“執法力量下沉”,面對面零距離服務群眾,將城市管理與為民服務有機結合,推動城市管理融入基層治理大局。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拓寬民聲反映渠道,通過12345便民熱線、社交平臺留言、來信來訪、人大建議、政協提案等渠道收集群眾反映熱點問題,月均督辦群眾舉報投訴和訴求事項800余件,按時辦結率、群眾滿意率保持100%,通過百姓視角找到工作中的盲區,彌補為民服務的短板。
“繡花功夫”守護“城市安全”,立體整治織密生活“防護網”。開展戶外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對38處樓頂大型戶外廣告,93處大型墻體廣告,500余處門頭牌匾進行排查治理,共拆除各類戶外廣告223處,面積共計2000平方米,確保市民“頭頂上的安全”,繡出城市天際線;更新維修瀝青混凝土路面3.87萬平方米、路沿石8450米、人行道磚3.16萬平方米,修復河堤634米,疏通排水管道31.7公里,修復更換各類井座、井蓋297套,修補更新檢查井防墜網1354個,保障市民“腳底下的安全”,縫實民生腳下路。
為民服務,獲贈錦旗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兗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精細管理為第一主業,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以“項目、隊伍、規范化”三項建設為第一抓手,以守牢底線為第一責任,著力打造黨性強、業務精、標準高、作風嚴的城管鐵軍,全力建設更具品質、更有溫度、更加宜居城市。
(來源: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城市管理”微信公眾號)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